中证网
返回首页

乘风破浪一周年 北交所实现稳健起步

吴科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月2日,北交所宣布设立一周年。北交所开市以来,保持平稳运行,四梁八柱的基础制度搭建完成,各项制度安排有效运转,融资交易功能不断强化,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企业、制度、文化和生态等要素不断集聚,北交所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新的起点与新的气象,各界期待北交所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市场尽快实现高质量规模积累,完善市场融资交易功能,健全市场产品体系,继续发挥好“主阵地”辐射带动作用,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高度契合市场定位

  “设立北交所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交所有望成为中小创新型企业孵化、成长、蝶变的重要平台,更多‘小巨人’企业将在这里成长为‘巨星’。”正在进行北交所上市辅导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金兰股份董事长蔺向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交所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专家表示,北交所宣布设立以来,走出了一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之路,取得的成效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支持了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构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发挥了市场的纽带作用、优化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生态。

  北交所聚焦“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总目标。在100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接近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企业占比超过八成,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和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其中,20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含第四批名单)。

  整体来看,北交所以试点注册制为牵引,在遵循交易所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尊重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的特点,构建了一套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包括服务对象精准包容、发行上市便捷顺畅、融资机制按需灵活及交易制度便捷高效。

  北交所四套上市准入标准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创新型企业,在已经上市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既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包括具有创新特征的传统行业企业;既有利润过亿元的大型成熟企业或细分行业龙头,也有尚未盈利的初创企业。

  上市审核高质高效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北交所方面了解到,开市以来,北交所秉持“开门办市场”的理念,积极畅通咨询沟通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交流,强化审核标准公开,提升全流程信息公开水平,不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已初步形成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行上市审核生态,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整体运行良好,并初步形成三方面的特色。

  精准包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申请上市公司客观上表现出规模偏小、发展阶段偏早的共性特征。在严格把关财务真实性、经营与内控合规性等方面的前提下,上市审核充分体现对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规律性问题的精准包容;在创新属性上既支持科技创新,也支持模式创新、产品创新。

  充分发挥存量企业监管优势。北交所申报企业均为挂牌满一年的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已经过挂牌准入、持续信息披露监管,北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在已披露信息方面简化披露要求,通过审核问询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针对性。

  有效利用券商持续督导基础。充分利用前期主办券商的督导基础,实施保荐机构与持续督导券商一体化,加强保荐机构责任,审核过程中强化尽职调查针对性,持续督导期间满足特定条件可简化核查。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近期表示,当前北交所市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快聚集一批高质量上市公司,形成合理的市场初始规模和市场深度。

  专家认为,客观来看,北交所上市审核高质高效具有现实基础:一是申报企业前期已有规范基础。二是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一体监管,助力持续提升北交所的审核质效。三是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持续提升。

  据了解,北交所通过流程再造,打通挂牌审查、持续监管、上市审核各环节,共享监管档案,对申报上市的公司提前梳理,逐家形成有针对性的审核预案。北交所持续优化审核流程机制,不断优化自律审核与辅导备案、发行注册的协同联动机制。

  流动性有望提升

  今年以来,A股市场总体震荡盘整,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与估值水平亦有所波动。

  业内人士表示,北交所属于新兴市场,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积累,品牌效应和影响力需要不断积聚,流动性水平仍有提升空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进一步增加、结构进一步丰富,市场深度将进一步增加,优质上市公司集聚将带动更多资金参与,进一步活跃市场交易。另外,北交所将研究降低交易成本,适时推出北交所指数,持续推进交易机制创新,丰富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交易需求,促进提升定价效率。随着相关举措落地,市场流动性基础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北交所股票以小市值为主,流通盘规模较小,84%的公司总市值低于15亿元。北交所投资者以合格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为主,该群体交易相对低频理性,持股期限相对较长,更加关注企业成长带来的中长期收益。因此,北交所市场的换手率不宜简单与其他市场对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交所新股上市前已在创新层挂牌交易,上市后价格呈现出更加复杂的买卖博弈特点,不会因为单次公开发行就产生明显的流动性溢价。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基于确定性的发展预期,专业机构不断加大布局力度,交易持仓比例稳步提升。北交所开市以来,公募基金、社保基金、QFII、RQFII等长线资金均已入市投资。随着近期新股供给提速,专业机构继续保持资金流入态势。

  蔺向光表示,在加大特色制度供给、稳步推进交易机制创新以及北交所指数、融资融券等制度或市场工具将尽快落地实施的基础上,预计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将大幅提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