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驶入快车道 “城市加速器”如何高质发展?

周智宇 梁信21世纪经济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竞合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湾区内会展业将迎来发展契机。经济总量、产业总量提升会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广州、香港和深圳一如既往地起着引领作用,同时带动湾区内其他城市以及会展之外的产业发展。在二期项目建成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会展中心,届时又会影响到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的会展行业发展。无论如何,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的竞合正在加速。(赵海建)

  导读

  从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会展业发展情况看,各个城市定位有所不同,广州是经贸会展中心城市,深圳更多立足科技文化,东莞和佛山立足制造业,香港立足贸易。

  随着近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地下室全面封顶,这个一期工程建成后展览面积将为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离竣工更近一步。

  招商蛇口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设运营方之一。在书面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招商蛇口称,深圳会展湾项目作为一个产业运营项目,将通过会展产业的“城市加速器”功能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速深圳产业升级、区域开发和国际形象提升,契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融合的大战略。

  不仅是深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湾区内的会展行业也将迎来发展契机。在受访专家看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在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会展中心,影响到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的会展行业发展,此外,会展行业发展对推动商务旅行、金融法律服务等上下游产业也能起到推动作用,对湾区内城市而言,合作应该是基调。

  湾区会展量质双升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以下简称“《展览报告》”)显示, 2017年中国境内举办展览会面积最多的城市中,排名前三的省或直辖市依次为广东省、上海市和山东省。

  其中广东省展览面积达1818.82万平方米,约占展览面积全国占比约为7.63%。广州市在2017年举办的展览面积为976万平方米,共662场 ,深圳市展览面积为325.44万平方米,合计114场。紧随深圳之后的则是东莞,2017年,东莞展览面积为300万平方米,合计64场。

  此外,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统计数据显示,澳门2017年举办展览活动51项,尽管数量上较2016年减少4项,但是入场人次上升7.2%至160.8万人次,此外,同属会展业的会议活动举行1285项,同比增加90项,参会人数也上升39.3%至24.5万人次。

  在2016年之前,湾区内的会展主要还是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为主,但随着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等多个国际会议在2017年于珠海举行,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也将于2018年在珠海举办。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会展行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呈现出展览数量和质量一并增长的态势。

  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2017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中,广州、深圳入选2017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佛山、东莞和中山则入选2017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会展是城市乃至国家对外展示自己的名片,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刘松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就像G20对杭州、金砖峰会对厦门、上合组织峰会对青岛以及财富论坛对广州,这都是通过会展的平台来树立城市名片的例子。

  刘松萍指出,从大湾区整体会展业发展情况看,各个城市定位有所不同,广州打的是经贸会展中心城市,深圳可能更多立足科技文化,东莞和佛山则立足制造业,香港更多地是立足贸易方面。

  这使得湾区内城市的会展各有特色,例如,广州有以广交会为主的商贸类展会,深圳有以高交会、文博会为主的科技文化类展会,东莞有加博会、模具展为代表的工业技术类展会。

  但刘松萍也表示,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定位,在城市实际发展会展业时,各种类型的展会都存在,无论怎么样,立足产业基础、立足城市特色以及关注市场需求,是必然的要求。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罗秋菊则认为,目前大湾区内的会展还是会集中在广州、香港和深圳三个城市。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香港的会展长期在会展位居前列,展览充当的是一种设计、研发、营销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香港一部分专业展、产业展示转移到了境内。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的提升,罗秋菊说,按照整个会展行业的发展规律,经济总量、产业总量提升也会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那么广州、香港和深圳会起引领作用,同时带动其他城市以及会展之外的产业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