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纺企维持高开工率 棉花供需呈紧平衡

潘宇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去年4月以来,商品期货郑棉指数一路走高,涨幅高达40%以上。在日前举办的“202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与会嘉宾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中心和供应链枢纽,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棉花消费量近年稳居世界第一;棉纺织供应链恢复常态,纺织企业维持高开工率,预计2021年整体纺纱产能会出现回升,棉花供需紧平衡是大趋势,看好后市。

  棉花单产20年增长68.5%

  截至6月16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年度均价为14968元/吨,同比上涨19.2%;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年度均价为14895元/吨,同比上涨19.6%。同时,国际棉价振幅较大,6月16日Cotlook A指数为95.60美分/磅,较年度内高点下跌2.90美分/磅;年度均价为84.54美分/磅,同比上涨18.6%。ICE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为85.95美分/磅,较年度内高点下跌7.74美分/磅;年度结算均价为78.4美分/磅,同比上涨25.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与棉麻局副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红介绍,中国加入WTO以来,棉花行业发生很大变化。2001年我国棉花单产为73.8公斤/亩,2020年单产已达124.3公斤/亩,20年间增长了68.5%。

  “纺织业是我国最早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增长最快、发展最完善的产业。”王建红表示,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34%。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对外贸易总额达3198.8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3.75倍。其中,出口2962.3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4.54倍。2020年,我国纱产量2618.3万吨,布产量460.3亿米,较2001年分别增长244.2%和58.7%。二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产业中心和供应链枢纽,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王建红介绍,最近十五年,除了2019年外,我国棉花消费量基本保持在800万-1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迅速发展,棉花需求逐步增加,产需缺口长期存在,进口棉花成为我国有效补充渠道,2012年进口量创历史最高,达514万吨。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总工程师叶戬春表示,从1-5月整体情况来看,棉纺形势非常好,开台率大大回升,今年整体纺纱产能预计会出现回升。

  国际棉价持续复苏

  国际棉价自2020年4月以来呈现强势复苏的态势。英国考特鲁克有限公司董事长Michael Edwards表示,国际棉价大大超出很多人预期,但这一反弹过程并不仅局限于棉花,而是几乎所有农产品和工业大宗商品都发生明显复苏,“随着棉纺织供应链恢复常态,纺织厂在纱线销售方面再次变得有利可图,棉花消费也开始呈现出积极走势。”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预测,截至2021年-2022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1944.3万吨,较2020年-2021年度下降81.6万吨,全球期末库存消费比为72.9%,较2020年-2021年度下降5.9个百分点。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鸣洪称,从生产环节来看,受粮棉比价影响,全球棉花种植面积总体有所下降,但在单产不变的情况下,全球棉花产量仍保持2500万-2600万吨区间。其中,中国新年度产量预期同比减少,印度产量预期基本持平,美国得益于天气好转产量将有所增加,巴西产量将有所减少,巴基斯坦产量有所恢复。整体来看,全球棉花产量仍将保持或略高于2600万吨。

  整体开工率较高

  中国棉花协会6月17日发布的对棉纺织企业5月的调查报告称,5月纺织市场虽然开始进入传统淡季,但纱线销售整体较通畅,淡季特征不明显,部分品种如32支等依然供货紧张,纺织企业维持高开工率。印度等地区疫情仍然较严重,部分订单转至中国,对需求形成支撑。中国棉花预警系统对全国90余家定点纺织企业调查显示,5月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小幅上升,纺织品产量环比略增,纱线库存和布库存下降。

  纺织品产量方面,5月部分纺织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纱线利润较好,出货较顺畅,整体开工率比较高,产量和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上涨3.7%。其中,纯棉纱占比为62.5%,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混纺纱和化纤纱占比为37.5%,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纺织企业纱线库存为8.12天,较上月减少1.93天。坯布库存为15.42天,较上月减少1.36天。

  棉纱价格方面,5月国内外棉纱价格上涨,国产32支纯棉纱均价为25000元/吨,较上月每吨上涨653元,涨幅为2.68%,较2020年同期上涨6259元/吨,涨幅为33.4%;进口32支纯棉纱均价为24832元/吨,较上月每吨上涨440元,涨幅为1.8%,较2020年同期上涨5990元/吨,涨幅为31.8%。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锡安表示,增长的原因除了去年基数低以外,也有主要消费市场复苏情况比较良好的原因。在整个纺织服装进口中,棉纱线长期以来都是最大的进口商品,今年进口增长势头尤其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棉纱消费迅速下滑;二是进口汇率升值,利于进口。

  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杨宝富称,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棉花产业数字化程度将不断提升。种植环节将实现优良品种的选育,进而实现品种区域化和种植规模化;加工环节将实现精细化加工,全程控制加工质量;检验环节将去除人工化,全部实现自动化,棉花公证检验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仓储物流环节智慧物流平台将更加完备,运转效率更加高效;销售环节交易模式将进一步升级,进而方便交易,降低成本;纺织环节将进一步实现精准配棉,同时实现棉花质量可追溯,实现以用户使用为目标培育棉花品种,真正提升我国棉花的竞争力。

  “随着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运用、信息化的发展,必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促进棉花全行业的提质增效。”杨宝富表示。

  陈鸣洪认为,对于后市需要关注五点:一是北半球主产棉国天气状况;二是产业链恢复及传导能否保持;三是中国储备棉政策动态;四是新年度印度CCI收抛储情况;五是宏观环境变化及大宗商品整体走势对于棉花市场运行的影响。

  浙江汇谷物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涛认为,当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需要重点关注。从国内棉花供需平衡表来看,供需趋紧的大趋势是普遍认同的,对于后市也是普遍看好的。三、四季度要关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后的重新定价。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