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紧抓建筑和交通业减排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郑钧天 王辰阳 梁倩经济参考报

  近期举行的一系列国际化论坛上,中国的“双碳”战略引发各界热议。与会人士认为,作为减排的两个重要领域,建筑和交通行业应稳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住建部、上海市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不久前在上海联合举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的人士认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韧性城市,应首先着力于碳减排的重点领域。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政认为,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城市面临的重大问题,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生态韧性城市建设是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主任刘岱宗在武汉举行的“建筑·健康2030”联盟主题沙龙上表示,城市的温室气体减排,可着力于住宅、建材、商业建筑、废弃物、交通运输等领域。

  房地产业是减排的重要领域。远洋集团副总裁李泽生认为,全球气候极端事件频发,城市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建造“零碳”、健康的社区和建筑已迫在眉睫。

  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上海青浦“西郊宸章”项目,8栋高层均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为推进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开发商远洋地产使用了节能墙体、环保材料、静音管道、节水器具等新材料和新工艺,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

  “远洋地产在绿色建筑领域已有近800万平方米的落地规模。提高绿化覆盖率对固碳的作用十分显著,所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绿化覆盖率。”远洋集团健康研究院高级总监杨毅举例说,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基本达到100%,对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率也接近80%。

  但杨毅也坦言,中国建筑行业的碳减排任务重,涉及到多个链条,有一定难度,例如业主目前对低碳理念的接受度还不够高。因此,还是要把低碳和健康结合起来,让业主既接受低碳理念,又享受到健康的环境和产品。

  中国是交通大国。11月初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首场专题论坛即关注“绿色与低碳”主题。各界人士认为,绿色节能、高效便捷、互联互通将是全球交通发展的方向。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司副司长黄天兵表示,航运脱碳需要创新、科研、基建等要素来确保低碳和零碳燃料的推广和应用。国际海事组织正通过全球海事技术合作体系等工作机制为全球航运业转向低碳和零碳做出努力。

  近年来,我国航运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如加快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开展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干散货码头粉尘专项治理等工作,鼓励港口和船舶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港口岸电建设及使用,主要港口五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75%。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周亚表示,长期以来,上海在政策保障、码头岸电设施建设、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实施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应世界能源多元化和低碳化趋势,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交通和能源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新能源汽车抢占先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根据规划,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中国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企业方面,今年8月,比亚迪启动“零碳园区”项目,并承诺在2022年完成企业总部零碳园区目标。

  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生态韧性主题论坛”上表示,我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研发推广绿色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让绿色低碳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