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中证网
返回首页

拥抱AI应该做好哪些准备?2025赛迪论坛详解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杨洁)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以“新型工业化:新动能 新篇章”为主题,多位产业界专家学者探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论坛并致辞表示,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向好;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扎实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在论坛上指出,很多行业拥抱AI还没有做好准备,以“AI+制造”为例,AI进入制造业要找准“切入点”,要解决制造业企业的难题和痛点,比如,工业领域各细分行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工业黑箱,这是由于工业领域中的设备、系统或技术因内部机理复杂、机制不透明,难以理解、只能依靠经验仿真控制,AI进入制造业,可以奔着工业黑箱去做,实现参数精细及时调整。

  拥抱AI是千行百业的大势所趋,在王江平看来,应从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和场景数据集、建设行业模型和场景模型、全面推行企业数据治理、积极探索AI商业模式、加强国家模型检测评估体系建设、开展AI素养教育培训等六方面加快准备。他表示,高质量专业数据集建设到哪里,“人工智能+”就可以发展到哪里。

  “人形机器人当前还处在新质生产力的萌芽阶段”,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在会上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主要是在积累数据、孵化商业,还没有办法实现持续的作业能力。我们现在主要在探索危险场景下的人工替代,因为这一领域对价格的敏感性不高,但是又是急切地需要机器人去做一些事情。另外就是推动非开放式场景的工业应用,例如电动汽车的生产、3C制造、柔性制造、物流分拣、电池生产组装以及装卸等领域,行业里通用的说法是认为三到五年会在工业场景实现一个突破。”

  会上还发布了由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科技与标准研究所、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等研究所承担的2024年新型工业化重点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范式变革与发展路径》《我国未来产业新赛道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变革逻辑与培育策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新能源支撑制造业绿色化路径研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