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如何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这场研讨会给出建议
以绿色金融为重要抓手,积极投入金融资源聚焦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成为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之一。绿色金融如何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目前存在哪些困境?如何进一步完善?6月1日,在由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SIIFC)主办的第十二届(2024)SIIFC国际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上述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绿色股票等很难进行有效定价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一拥而上的“假绿”,在绿色化运动特别是绿色金融推进中,部分活动没有增加创新也没有降低成本。
“绿色金融一定要落脚到新质生产力、人民福利提升以及公司价值提升等维度。”刘元春说。
在警惕“假绿”“漂绿”等行为同时,绿色金融产品的定价目前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以绿色金融产品设计为例,刘元春表示,全球范围内以股权为内涵和落脚点的金融产品设计严重滞后,“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规模已达到了数十万亿规模,但绿色股票寥寥无几”。
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等产品之所以在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在刘元春看来,原因在于很难对产品收益以及风险进行有效定价,未来的收益极其不确定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无论是碳边境调节机制还是循环经济行动计划,都涉及到碳足迹以及碳排放披露等问题,“围绕着碳足迹的核算、披露以及推进国际互认等问题,我国还需要进行大量基础性工作,而时间已经非常紧迫”。
上海财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马文杰以长三角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为例,剖析了当前存在的诸多挑战。在他看来,挑战最大的在于绿色标准认定,绿色标准及监管口径不统一,银行实操层面产生很多困惑。同时,绿色金融认定标准更新滞纳后且细化程度不足,可操作性较低。此外,还存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申请门槛较高,支持期限与项目期限不太匹配,以及缺乏管理有效的碳排放数据和核算方法等问题。
应完善碳核算、碳定价等体系
“绿色金融本质实际上是把没有完全被内部化外部性成本进行重新定价,让市场来发生作用,筛选出最好的新质生产力,帮助我们应对未来挑战。”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终身教授张俊杰表示。
定价绕不开碳足迹、碳核算和碳账户等关键要素。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表示,气候投融资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气候相关项目进行风险补偿或者收益补偿,碳市场形成的碳成本对金融和投融资领域具有长期市场化价格的信号。
目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碳市场体系建设。其中,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两个履约周期,正在开展行业扩容准备工作;全国自愿减排市场去年年底启动,已出台四个新的方法学,下一步有望扩大到新减排领域;各地还在积极推进与全国碳市场、全国自愿减排市场补充错位的地方碳普惠体系。
李瑾表示,浦东气候投融资项目管理办法目前已发布,希望借助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进一步扩大碳核算范围,推动企业建立碳核算体系,引导建立碳账户,加大相应激励引导政策,让企业更加有积极性参与气候投融资工作中。
在银行业绿色金融方面,马文杰则建议,提升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能级:一是健全绿色标准体系和统计方式,进一步推进碳账户的开发和使用,助力碳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碳交易市场流动性,激发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的潜力。
二是强化绿色信息披露机制。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绿色金融ESG信息披露标准,提升信息披露覆盖范围,助力提升全行业各领域ESG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严厉打击“漂绿”行为,优化绿色投资生态。
三是优化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财政支持政策,综合研究涵盖广大绿色金融奖补规模、简化绿色金融奖补规则、提升奖补政策行政审批效率。
四是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服务能级,努力提升绿色间接金融的比例。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
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区域协作和国际合作。在标准互认、市场共建、资源互享,服务协调等方面,加强国际间高标准规范合作,持续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发展一体化,有效拉平长三角区域绿色金融制度落差,打造绿色发展统一大市场。引导长三角企业“走出去”,以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为重要平台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及重点第三方市场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