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ESG与绿色金融创新

刘茗 第一财经

  鉴于ESG与绿色金融天然的关联性,可以充分利用ESG的标准框架,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绿色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报告引发了全球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关注,并且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发放了首笔绿色贷款,标志着中国绿色金融实践的开始。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出台了诸多绿色金融的标准、披露要求等,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种类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2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其中绿色金融就是重中之重。绿色金融再次当作银行工作重点提出说明当前从国家层面大力鼓励绿色金融创新,现阶段急需更多类型的绿色金融新产品与新模式的出现。

  ESG在我国翻译过来就是可持续发展,虽然绿色金融更关注的是ESG中E(环境)这个维度,但随着金融机构对风险评估全面性要求的不断提升,ESG与绿色金融的关系也更加紧密起来。一方面,ESG与绿色金融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都关注环境保护,尤其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块。另一方面,ESG与绿色金融两者可互为支撑,绿色金融可以为企业发展ESG提供资金支持,ESG可以为绿色金融提供更为全面的评估标准。此外,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政策和监管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采纳绿色金融和ESG的相关标准。譬如中国政府颁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和欧盟的可持续金融计划都强调了绿色金融和ESG的重要性。

  事实上,现阶段绿色金融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ESG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的关系。绿色金融可以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新的属性来进行创新;新增的属性则可以利用ESG的标准框架来选择——从E(环境)维度考虑,可以新增绿色属性,如:绿色信贷的利率跟贷款企业的碳减排量和环境效益等挂钩,以及拓宽抵押物的范围(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林权质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融资、排污权抵押融资等)。从S(社会)维度考虑,可以新增行业或地方特色属性,如:清洁贷、供热贷、垃圾处理贷、水务贷、燃气贷等。从G(治理)维度考虑,可以将信贷与投资、租赁、债券、投行等业务结合起来,同时增加地方政府的规划与指导职能。如:综合利用“贷+债+股+代+租+保”等多种金融工具,为绿色产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

  2023年9月,河北省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在雄安新区落地。该笔贷款由交通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为华能(雄安)城市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发放。“碳中和挂钩”贷款是指采用浮动利率,将借款方的贷款利率与二氧化碳中和量等关键绩效指标挂钩,贷款存续期内持续关注绩效目标实现情况,从而激发企业碳中和动力,促进经济与社会效益相融合。这是典型的从E(环境)维度进行绿色金融创新的成功案例。

  此外,青岛立信达公司与青岛地方政府、保险公司、商业银行通过“政、保、银”三方联动(“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减碳保+建筑减碳贷”),共同打造了一个典型的绿色金融模式创新案例。“政”的方面,青岛市政府在2021年印发过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青岛市住建局建筑节能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依托此方案促成了本次绿色金融业务的落地。“保”的方面,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签发的全国首张“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为青岛立信达的蓝海大饭店(黄岛)节能改造项目在3年运营期间的节能效果提供每年100万元(总计300万元)的风险保障。“银”的方面,在全国首张“减碳保”保单开出后,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基于保险公司对项目节能改造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和风险保障,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与保单等额的信用贷款服务方案。

  上述青岛的案例不但探索了建筑节能融资新模式,更重要的是在模式设计上涉及了ESG三个维度与绿色金融结合的创新。首先,此项贷款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的节能改造,属于绿色环保的维度。其次,本案例中贷款服务方案结合了建筑企业的特点,充分考虑S(社会)这个维度。最后,本案例依托青岛地区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加之“政、保、银”三方联动的模式都是G(治理)维度的体现。

  现今,绿色金融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绿色金融在我国实践多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至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未来,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设计出更多符合现实需求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与模式。鉴于ESG与绿色金融天然的关联性,可以充分利用ESG的标准框架,为绿色金融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系清华大学硕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ESG专委会专家组专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