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见底迹象接踵而来 A股或迎“黄金坑”

牛仲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月26日A股企稳反弹,沪深两市逾3000只个股上涨。过去几年的慢牛行情中,市场多次出现急速调整走势,事后看都是“黄金坑”。市场人士表示,本轮A股调整并未改变慢牛格局,市场情绪因素释放充分,中短期升势有望再起,投资者选择“持股过节”胜算较大。

  显现四大见底信号

  1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整体走强。上证指数涨0.66%,收报3455.64点;深证成指涨0.70%,收报13780.30点;创业板指涨0.99%,收报3004.41点。沪深两市共有3088只个股上涨,赛道龙头股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山西汾酒、北方华创等纷纷反弹,市场赚钱效应浓厚。“人气风向标”券商板块整体发力,国联证券涨停,华林证券、中原证券等涨幅较明显。

  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为7942亿元,为2021年4月底以来的地量水平。1月21日-26日,已有连续四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不足万亿元。

  从指数日K线形态看,三大指数均呈现“单针探底”形态。以沪指为例,过去数次调整均以“单针探底”形态结束,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1年11月11日。

  26日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11.39亿元,1月以来累计净流入438.64亿元。据德邦证券统计,北向资金的大幅净流入往往会开启一波上升行情。在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时点的前60个交易日内,市场往往已经出现小幅上涨;而在此时点之后的60个交易日内,涨幅则会相较之前更大。

  “地量见地价”“单针探底”、北向资金抢筹、券商股发力,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这四大信号或表示本轮A股调整进入尾声。“考虑已经回落至底部区域,当前A股的性价比显著提升,建议投资者考虑适时增大配置力度。”渤海证券首席分析师宋亦威分析。

  “黄金坑”几率较大

  过去几年,A股多次出现短期急速调整走势,比如2020年3月、2021年3月等,这些调整在事后看都是“黄金坑”。本轮调整与前几次有相似之处。

  首先,这些调整都有情绪面或外部因素扰动。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指出,近期A股下跌主要受外围因素影响,一是由于地缘局势引起的海外市场波动,随着地缘局势缓解,市场情绪性恐慌将得到缓解;二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无需过分悲观,当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强势升值,对冲了美元下一步可能升息的预期,外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三是经济发展仍有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企稳明显,货币政策持续宽松,财政政策稳定,预期中国经济在二、三季度将逐渐步入强势增长轨道。

  其次,每次调整前,市场大多存在当时的结构主线品种估值过高问题,市场通过调整,或挤估值水分,或切换主线。如2020年3月的调整,在此之前半导体板块连续大涨,之后市场切换至消费板块。事实上,本轮A股调整,与新能源等高景气、高估值赛道回调有密切关系。

  第三,每次调整都有特别因素,但都不足以改变市场慢牛格局。本轮调整,市场上不少声音认为,这与公募基金发行遇冷,增量活水不足有关。据兴业证券统计,2022年1月份,基金发行“开门红”并未出现,上半月偏股基金募集金额不足200亿元,远低于2021年12月及往年1月水平。东吴证券最新统计显示,最近一周公募基金发行有所回暖,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规模约370亿元,远超前两周水平。

  兴业证券认为,随着后续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基金发行有望于1-3个月内回暖,后续单月的“千亿发行”仍将是常态。

  机构看好“稳增长”主线

  随着A股有望逐步企稳,各大机构关注度开始转向具体的配置策略。

  华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郑小霞表示,随着调整逐步接近尾声,A股将继续迎来春季行情,四条投资主线值得关注:一是估值弹性大的成长主线;二是稳增长主线有配置机会;三是券商和政策持续边际改善的地产板块;四是消费板块,可主要通过涨价逻辑寻找机会。

  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认为,市场近期追逐确定性,大盘蓝筹表现优于中小盘,春节后的市场或转而追求高弹性品种。预计一季度稳增长仍是主线行情,大盘股占优的行情或将开启。配置思路上,一是近期关注大盘股表现,大盘股存在较强的阶段性反向切换的需求。关注稳增长低估值主线,基建与地产链条的房地产、建材、家电等以及扩内需的休闲服务、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二是全年关注中小盘品种表现。关注预期改善与相对盈利增速占优的投资方向,如高质量转型发展重点支持的能源转型、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