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ST狩猎者
每一次新鲜披露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都是牛散们投资足迹的观测台。
透视A股公司2023年半年报,偏爱炒作小市值个股的“香水大王”周信钢依然热衷于大面积“撒网”,喜好追涨杀跌炒题材的“章盟主”(章建平)仍频繁出没上市公司“龙虎榜”。然而,早年被称为“ST摘桃高手”的陈庆桃,却已不见踪影。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A股市场生态巨变,围猎绩差ST股的套利时代已然远去。“陈庆桃们”的隐遁,意味着一种投资策略的失灵,更折射出A股市场抑制投机、倡导价值投资的风向之变。
“套利时代落幕了。”文艺馥欣资本顾问创始人阮超认为,根植于上市资格稀缺而产生的“一二级市场差价”的套利逻辑,曾驱动不少资本机构热衷“上市公司+并购”模式,引得不少投资者狩猎ST股寻求暴利,如今这类套利模式已没有了用武之地。
陈庆桃往事:13只重仓股,12只退市
这是上海证券报记者亲历的一幕。2010年6月底,有着“ST专业户”之称的牛散陈庆桃,被众多散户簇拥着站上了*ST宏盛年度股东大会的主席台。
彼时的*ST宏盛虽已暂停上市,但“壳资源”价值犹在,公司两大股东阵营正为争夺控制权闹得不可开交。失去耐心的*ST宏盛中小股东,将“第三方”陈庆桃推上主席台,希望他来推进公司重组尽快恢复上市。当时持有*ST宏盛207万股的陈庆桃满口答应,称已找好了潜在注入资产。此刻的陈庆桃,仿佛已成为这群散户眼中的“救星”。
这是陈庆桃投资生涯中的高光时刻。彼时的他,凭借着“买ST股,赌重组”的模式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市场中也涌现出一批因频繁押中重组股而闻名的牛散:黄木秀、蒋政一、景华、邹瀚枢、唐建纯……
时过境迁。陈庆桃最后一次现身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榜是在2022年三季度末,其持有的依旧是ST股——截至当年9月30日,持有*ST科林272.89万股。据查,陈庆桃在当年一季度重仓杀入*ST科林,当时股价在5元左右,且已有退市迹象。陈庆桃显然仍想“博一把”,结果,*ST科林最终黯然退市。
梳理2017年以来陈庆桃重仓投资的ST股,处于“亏多盈少”状态。另据记者统计,陈庆桃2018年12月以来重点投资的13只个股(指入围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12只最终退市。
*ST科林一役败退后,陈庆桃在A股江湖匿迹。
陈庆桃最近一次发声是在2022年11月20日,当时他通过某公众号表达了对ST股和重组股的看法。文章的最后说道:“众所周知,行业是动态的,有的公司高价上市两年后就被ST,有的ST股过两年又摘帽了。主要看上市公司的行业潜力、公司资源和动态管理能力。”
狂欢与谢幕:牛散的隐与退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牛散离场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可能不想再抛头露面而转用马甲账户,有的因投资惨败或被监管调查而退出,也有的去投资别的领域或者设立私募机构运作了。”有私募人士分析。
同样以押注ST股闻名,牛散黄木秀的投资嗅觉似乎比陈庆桃更敏锐。2010年至2014年期间,黄木秀携其子通过对*ST关铝、*ST锌业等公司的重仓押宝收获暴利,但此后数年,黄木秀未再进入过上市公司十大股东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博弈ST股是一场集体狂欢,筹码在交叠的牛散光环和重组预期中,抛向了绩差公司。由此,也衍生出一批专门押注重组题材股的牛散。
蒋政一在重组股筛选方面可谓独具慧眼。2014年起,以蒋政一为核心的“蒋氏二人组”曾相继押中金磊股份(旧名)、ST步森、万达信息等多只重组类个股,潜伏成功率相当之高。但从2018年起,蒋政一风格突变,仅重仓持有南都电源一只个股。2021年四季度后,他清仓南都电源,从此在公众视野中消失。
早年靠炒作军工题材出名的唐建纯,以及擅长潜伏有资产注入或重组转型预期上市公司的瞿氏家族(瞿理谋等人),都曾在股市中取得过骄人战绩,但此后似乎都选择了“金盆洗手”,最近几年已不见踪迹。
另一位“重组达人”邹瀚枢的投资经历略显曲折。早在2006年时就异常活跃的邹瀚枢,擅长对重组预期股的押注。在上市公司基本面行将发生重大变化之际,他往往能够凭借其独到的投资眼光先行“埋伏”,静待利好兑现,屡屡斩获大牛股。但不知是何原因,2016年邹瀚枢突然淡出A股市场,四年后又“重出江湖”,但投资风格已变,最近一年多又销声匿迹。
“过山车”般的牛散也有不少。靠“押宝”重组股起家的牛散景华,2014年曾对媒体透露,过去十五年来,自己通过股票投资将个人资产从1万元增值至2亿元。2016年起,他大举布局仁东控股、冀凯股份两只重组题材个股,一度赚得盆满钵满,遭遇“惨败”后于2020年下半年清仓离场。2021年底中国证监会一则“罚单”显示,景华通过83个账户操纵仁东控股股票,在一年多里巨亏27亿元,被重罚500万元。
“你看到牛散持股是表面的,不少牛散有着一整套投资逻辑、手法及关联的盟友阵营,有时候,难免会有擦边甚至违规的做法,在监管趋严的当下,这类模式肯定首当其冲。”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说,被监管盯上,也是部分牛散撤离市场的原因之一。
退市常态化:“不死鸟”神话终结
热衷于火中取栗的牛散们选择“撤离”,或主动或被动,但一切都脱不开监管环境及市场生态的变化。
常态化退市机制,让“不死鸟”神话不再。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初,一家*ST公司高管曾信誓旦旦地告诉他自家公司在年报披露后会保壳、摘帽,且以后还有“大动作”,但年报出来后该公司触发了退市条件,公司股价在经历了瀑布式下跌后最终于今年7月退市。
“我当时买了点,看走势不对就及时止损了,现在想想还是后怕,所以,不管是不是牛散,关键是投资ST股的风险太大。”该私募人士颇为感慨。
随着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应退尽退”成为A股市场热词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被强制退市的A股公司达到46家,较上年翻倍。另外,今年以来,陈学赓、任良成等多名牛散因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违规交易等情形受处罚或监管。
从陈庆桃“13投12退”的案例中,也能看到盲目押注ST股的“凶险”。有券商并购人士表示,早年由于退市机制尚未完善,真正退市的公司极少,投机资本兴风作浪,壳公司击鼓传花僵而不死。由此,A股市场出现了一批“ST专业户”,意图借助朦胧的重组预期押注套利,更多散户则跟风效仿,助长了“炒小炒差”的投机氛围。
近年来,随着退市机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潜伏重组股的胜算越来越低。“重组股大多是绩差股、问题股,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雷。”该券商并购人士称。
记者注意到,也有一些博弈重组股的专业户已转战法拍市场。截至今年6月末,超级牛散张寿清仍持有*ST商城、哈空调等几只小市值股票,但查询可见,其锁仓已有多年。与此同时,以张宇、张寿春为主的“张氏牛散团”,近年来在法拍及定增市场甚为活跃,竞拍资金累计逾百亿元。
法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法拍玩家的意向标的必须是流通股,且具有一定的折价,后续变现主要靠一个“快”字,即股份过户后尽快抛售,以规避股价波动等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又可以实现资金快速滚动,提升整体的交易效率。
“从目前看,法拍市场快速高效,不容易‘被套’,但需要的资金体量大,风险也不小,整体收益率一般,且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违规的风险。”该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