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国债期货迎来上市十周年:市场发展稳中有进 运行质效不断提升

孙越 上海证券报

  9月6日,国债期货迎来上市10周年。 88.1%、40.2%、32%——这是截至2023年上半年,2年期、5年期、10年期3个国债期货品种日均持仓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折射出过去10年国债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持仓量增幅显著、对各类主体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作为多层次债券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期货市场建设10年来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充分发挥了“避风港”“稳定器”的功能。机构投资者通过国债期货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在期待国债期货“下一步”能够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为资本市场增添活力、巩固韧性。

  稳步发展 市场功能发挥逐步深化

  2013年,5年期国债期货正式上市,成为国内第一个标准化的利率期货品种,填补了我国场内利率衍生品的空白。此后10年间,国债期货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截至目前,中金所已上市2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4个国债期货品种,形成覆盖短、中、长、超长4个期限的产品体系。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国债期货品种运行安全平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金所数据显示,2013年上市初期,国债期货日均成交0.43万手,日均持仓0.37万手,日均成交额40.31亿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2年期、5年期、10年期3个品种日均持仓量分别增至5.85万手、10.97万手、19.49万手,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8.1%、40.2%、32%。此外,今年4月新上市的30年期国债期货日均持仓量达到1.43万手。

  “10年来,国债期货交易活跃度持续增强,国债期货品种日趋丰富,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加精细地管理利率风险并且丰富投资策略。”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安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申万宏源FICC事业部负责人杨睿看来,国债期货作为目前被市场充分认可和使用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工具,从制度设计安排上保障了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当前,国债期货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发挥,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安安表示,国债期货高资金利用效率和高容纳能力的特点,让其深受大类资产配置型投资者的喜爱,投资者的交易初衷也从最初的投机、套利和套保扩展为较长时间的配置持有。从海外国债期货发展来看,资管类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参与方,占比在50%至60%左右,其中长期配置持有占比最高。参考海外经验,未来我国国债期货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仍将大有可为。

  守正创新 金融机构运用渐入佳境

  10年来,国债期货已成为市场参与者的主要对冲工具之一。根据中金所数据,2022年,国债期货机构成交、持仓占比分别为75.47%、91.39%,是我国机构化程度最高的期货品种之一。其中,证券公司、资管机构等是市场参与主力。近年来,中长期资金参与国债期货程度明显提升,商业银行、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均已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特别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专业机构投资者运用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稳健经营能力,也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宏观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方证券在2013年国债期货上市之初,便积极参与国债期货的投资交易和做市业务。东方证券首席投资官吴泽智是国内第一批参与国债期货投资交易的专业投资者,亲历了国债期货市场的起步和发展。在他看来,国债期货是券商服务债券市场和实体经济不可或缺的“帮手”。

  据吴泽智介绍,东方证券主要运用国债期货实现四方面功能:一是套保对冲,通过国债期货更好地管理持仓中的国债、金融债、地方债、信用债等资产的利率风险;二是通过国债期货进行多策略的迭代及开发,增厚自营投资收益;三是利用国债期货对冲国债承销的利率风险,促使国债一级发行市场更加平稳;四是做市对冲工具,利用国债期货对冲做市库存券的利率风险。

  此外,金融机构结合国债期货在资产配置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杨睿表示,申万宏源利用“量化策略+国债期货+资产配置”的思路,开创了对持仓债券组合进行收益率动态对冲的策略,动态对冲策略运用在永续债、地方债、碳中和债、绿色债等一系列一二级债券投资中,有效地管理了债券现货持仓风险,提升了盈利的稳定性。

  包容开放 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

  站在上市10周年时点,各方殷切期望国债期货市场的“下一步”,期待国债期货市场参与者更加多元化,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市场,助力提升中国特色现代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安安建议,进一步优化期转现交易规则,建立国债期货组合投资等交易规则,方便机构投资者进行大宗交易。同时,伴随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出利率期权等更加丰富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丰富国债期货投资者选择,引入更多中长期投资者参与国债期货配置投资。

  “当前,我国场内利率期权产品还处于空白状态,建议继续完善和丰富利率衍生品产品体系,满足机构对各类型现货的风险管理需求。同时,改善各期货品种运行质量,降低交易成本,建议减少报撤单限制、取消报撤单手续费,采用信息量监管等有助于活跃市场的措施。”吴泽智说。

  对于进一步提升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的热情,杨睿建议,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参与国债期货的范围,让更多不同类型的机构参与进来,使得国债期货市场更加有效。此外,建议推出挂钩关键期限国债的ETF类产品,活跃基础市场,并与期货市场相互促进,满足更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