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联合国秘书长发出“红色预警” IEA预计今年全球碳排放大幅反弹

高雅 冯迪凡第一财经日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全球碳项目”公布的《全球碳预算报告》,2020年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4亿吨,创下7%的降幅纪录。但国际能源署(IEA)本周发布的报告称,2021年全球碳排放预计将大幅反弹,并创下史上第二高年度增幅。

  IEA预计,今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加4.6%,比2019年高0.5%,全球煤炭需求将增加60%以上。IEA执行主管比罗尔(Fatih Birol)称:“当前的经济复苏形势,对气候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如果政府现在不采取行动,不加快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转变,情况在2022年将会变得更糟。”

  4月22~23日,美国将举办线上领导人气候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正在敦促主要经济体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目标,到本世纪末将升温控制在不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C,如有可能,控制在1.5°C内。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李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减碳可能会成为全球的一种新运行秩序和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不进行低碳转型,那么当其他国家开始考虑征收碳边境调节税或者使用碳市场,那么没有抢占新赛道的国家,就会变得很被动。”他称,“从各个层面讲,各个国家实际上目前都在很积极地行动,相当认真地研究减排时间表和相关政策。”

  2020年为有纪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

  由于疫情期间的经济封锁措施,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大幅降低。根据《全球碳预算报告》,法国是排放量下降最多的国家,与2019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15%的碳排放量,排名第二的英国下滑了13%。这是因为这两国长期维持了严格的封锁措施,地面交通运输大幅减少。

  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020年,新冠疫情和极端天气给数百万人造成了双重打击。然而,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却未能抑制住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也没能阻挡气候变化不断加速的影响。

  该报告表示,尽管出现了具有降温作用的拉尼娜事件,但2020年仍是有纪录以来三个最暖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1900 年)水平约高1.2摄氏度。自2015年以来的六年,是有纪录以来最暖的六年,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

  事实上,海洋已经吸收了90%的热量,并成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器。据海洋考察队和浮动仪器网络收集的测量数据显示,过去六十年来,海洋的每一深度都在变暖。1997年至2015年期间,海洋吸收的热量与之前130年吸收的一样多。该报告称,2019年出现了有纪录以来最高的海洋热含量,2020年可能延续了这一趋势。2020年,超过80%的海域至少经历了一次海洋热浪。此外,202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继续上升。

  该报告还显示,在2019和2020年,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经济衰退暂时抑制了新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没有明显的影响。

  当前计划的减排幅度不到1%

  为庆祝4月22日“国际地球母亲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我们的星球正处在一个临界点……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展艰苦工作,努力让我们的星球焕发新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古特雷斯还发表署名专栏文章,呼吁为人类和地球采取紧急气候行动。他表示,科学研究表明,必须将全球变热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才能阻止气候危机变成永久性的灾难。这已经是全球达成的共识,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古特雷斯表示,各国必须制定新的计划,从而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较2010年降低至少45%。这些计划到目前为止能达到的减排幅度还不到1%对人类和地球而言,这已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预警。

  他表示,电力行业逐步淘汰煤炭发电,是实现1.5摄氏度目标的最重要一步。如能立即采取行动在电力部门禁用这种化石燃料,就还有机会赢得胜利。全球发电用煤量到2030年必须较2010年下降80%,这意味着发达经济体必须承诺到2030年彻底淘汰煤炭,其他国家则须在2040年之前做到这一点。

  目前,4月20日,英国刚刚宣布将于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削减至1990年的78%,该国此前的目标是到2030年减排68%。近期,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也就《欧洲气候法》关键内容达成临时协议,即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较1990年减少至少55%(原目标为减少40%),并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性。

  另据外媒报道,预计拜登政府有可能在本次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宣布新的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减排50%。日本也或将在4月22日拿出新的减排承诺,目标在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13年水平降低45%,当前目标为26%。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