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超长债迎来“1.0”时代
——2024年12月利率债市场月报
【摘要】
一级市场:国债全年发行不及预期,化债再融资专项债发行结束。12月国债总发行6759.8亿元,环比下降19.49%,同比下降36.99%。新增一般地方债241.86亿元,环比上涨23.86%,同比上涨31.0%;新增专项地方债211.24亿元,环比下降75.33%,同比下降77.07%。当月,共有23个地区发行了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共计9147.89亿元。其中湖北、安徽和河南发行规模最高,10年以上的超长债占比为88.28%。
二级市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利率债交易规模继续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4.54BP至1.68%,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37.75BP至1.73%。1年与10年国债期限利差收窄5.99BP至59.09BP,1年与10年国开债期限利差扩大2.41BP至52.45BP。当月利率债交易规模环比上升5.55%。
流动性观察:资金面略有收窄,资金利率整体走高。12月,央行公告净买入国债3000亿元、开展买断式逆回购14000亿元,货币净回笼4030亿元,资金投放力度不及上月。隔夜Shibor较月初上行4.0BP,DR001较月初上行24.63BP。
海外市场:美元指数大幅上涨,海外主要债券收益率上行。12月,美元指数从105.7725上行至108.4816;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7.1877上行至7.1884;即期汇率从7.2332上行至7.2988。10年期美债到期收益率从4.18%上行至4.58%;10年期日债到期收益率从1.044%上行至1.082%;10年期德债到期收益率从2.15%上行至2.43%;10年期英债到期收益率从4.248%上行至4.566%。
债市总结及展望:12月,国债少量发行,地方债方面共有23个地区发行了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基本完成了本年2万亿元的化债额度。受美联储降息和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央行降息预期的影响,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下行,长端利率进入“1.0”时代。流动性方面,央行资金投放力度不及上月,资金面略有收窄,资金利率整体走高。回首2024年,债市主要围绕政策驱动和“资产荒”两条主线,在波动中呈现大幅下行趋势。年初至12月3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49BP至1.6752%,总体可以分为5个发展阶段。目前,2025年债市发展首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落地情况;二是政府债的发行节奏;三是美联储降息进程。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市场环境或政策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将可能造成行业发展表现不及预期。报告采用的样本数据有限,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且数据处理统计方式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