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报告】资金有所流出,“日历效应”较为明显
——ETF双周报(2025年第2期)
黄乾滨 王韦康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摘要】
1月下半月,核心权益类指数多数上涨。核心权益类指数在上报告期普遍经历了下跌行情,本报告期有所回调,中小市值权益指数涨幅居前,表现出更大弹性。
报告期内22个申万一级行业收涨,AI概念相关行业涨幅居前。1月下旬,DeepSeek发布了R1版推理模型,AI应用加速落地,本报告期与AI概念相关的通信(3.88%)、计算机(2.77%)行业涨幅居前。
截至2025年1月31日,非货ETF总规模为3.55万亿元,数量共计1036只。股票型ETF占据市场主流,规模占比达到80.31%,股票型ETF中以规模指数ETF为主,该类型ETF规模占股票型ETF比重超过75%。
本报告期资金整体流出,与上报告期资金大幅流入对比明显。2025年1月上证指数先涨后跌,上报告期获得大幅资金流入的规模指数ETF本报告期资金流出较多,可能为部分投资者在月初低位布局后的获利了结所致。
策略指数ETF规模逆势上涨,跨境型ETF涨幅居前但资金流出明显。低利率环境下“耐心资本”对红利资产的偏好使得红利主题ETF规模逆势上涨,进而带动策略指数ETF规模有所提升。科技主题港股虽然在AI赛道抢跑,但是在谨慎市场情绪下,大多投资者选择止盈退出。
成交额成交量均有所下降,可能为“日历效应”所致。与上个报告期相比,日均成交额和日均成交量均有所下降,可能为本报告期正值春节前夕,“日历效应”导致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
创业板50ETF重焕活力。为把握创业板50指数的高成长性和高弹性优势,多家基金公司申报并发行创业板50ETF,本报告期有三只追踪创业板50指数的ETF成立,规模合计10.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