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跨境理财通平稳开局 交易何时放量引关注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马传茂

  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启动,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和大湾区内经济融合的重大里程碑。试点一个月以来,湾区各家银行在实战中磨合,各项交易有序开展,平稳开局已经形成。

  随着试点的深入,一些曾经预见或者未能预见的问题,正陆续浮出水面。未来,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服务便利化、推动需求与产品的匹配,这些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北比南热”背后

  从深圳人行和广州人行发布的数据看,开通首月的大多数交易日,北向通比南向通的成交略高。按常理,大湾区近8000万居民中,大部分都居住在内地,内地合格投资者用户数量要远远高于港澳投资者。

  一位接受采访的湾区银行人士表示,出现北向通比南向通投资者更积极的现象,一部分是因为内地合格投资者门槛偏严格,限制了参与人数。

  目前北向通对所有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香港居民(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居民),及经香港银行评估为不属于弱势社群的客户,均可以参与。

  南向通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有三项:第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是具有大湾区内地9市户籍或在大湾区内地9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第三是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净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或者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

  实际操作中,银行的感受是,内地居民有大量资产配置于房产,能拿出100万金融净资产证明的居民数量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影响南向通参与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和产品有关。香港市场对内地投资者的稀缺性,在于港交所上市的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标的,但这些资产往往属于中高风险,不在首批放开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范围内。

  面向南向通投资者开放的港澳中低风险产品,利率和收益率均不敌内地银行所提供的存款类、固收型产品。内地的理财产品也正是因此对北向通投资者构成吸引,得到北向通投资者踊跃认购。

  交易何时上量?

  根据人行广州分行披露,截至11月22日24时,北向通和南向通的使用额度均约0.07%,距离1500亿额度上限还很遥远。目前跨境理财通处于开通初期,尚难评价这个数据是高还是低,但是交易何时上量,关系着跨境理财通能否达成预期的成效,是多方关注的问题。

  在跨境理财通落地初期,为了确保平稳开局,各个环节均从最基础最保守的地方起步。比如在投资门槛上,大湾区内地投资者购买南向通产品,需要满足一定的资产要求,在产品上,三地都选择了首批开放稳健型产品。

  有银行人士认为,如果允许内地银行对合资格投资者的认定方式进行扩容,将其他类型的家庭资产包括进来,将会极大地增加南向通参与人数。

  除了准入门槛和产品吸引力的原因,见证开户问题的解决,也是交易上量需要穿过的一道门。

  目前,南向通客户已经实现见证开户,即居民在内地银行就可以开立香港理财通专用账户,但港澳居民还不能在当地通过互联网开立内地的投资账户。根据内地监管规定,开立银行I类账户需要客户亲临网点办理。

  这意味着,一个月来,银行服务的北向通客户,大多数是早前在内地已经开了户头的存量客户。随着存量客户逐渐开发完毕,增量客户又因为通关问题不能北上,北向通的增速也会受到影响。

  “首月的试点工作中,我行面临最多的问题为北向通客户如何方便快捷地开立内地银行的结算账户,在业务签约和两地账户绑定流程上争取最快时效。目前受监管政策影响,暂未放开北向见证开户,我行正与相关监管单位积极沟通和报备,争取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南洋商业银行相关部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服务效能的提升,也是交易上量需要通关的一道门。目前三地银行只能向客户展示代理合作银行的产品,主动销售方面仍存在限制,这对客户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体验。

  未来,如果能允许客户通过远程视频与远在异地的银行理财经理进行对话,将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效能,对跨境理财通的成交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