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明年车市有望继续回暖

崔小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1万辆,同比增长8%。1-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1700万辆,同比下降8.3%。与此同时,上汽集团、比亚迪、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日前陆续披露了11月汽车销售成绩单,多家车企销量同比大增。乘联会预计,2020年,乘用车批发和零售将呈现7%左右的负增长。2021年,车市将承接2020年持续回暖趋势,增长势头较强。考虑到2021年不确定因素仍较多,业内对2021年车市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数据亮眼

  12月8日晚,江淮汽车公告,公司11月汽车销量为41140辆,同比增长23.67%;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41.67万辆,同比增长7.74%。其中,11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5820辆,同比增长120.79%。

  日前,上汽集团、比亚迪、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多家车企陆续披露了11月汽车销售成绩单,多家车企销售同比大增。

  11月,上汽集团整车销售64.39万辆,去年同期为58.19万辆,同比增长10.7%。比亚迪11月乘用车销量为5.28万辆,同比增长29.6%,环比增长13.4%。广汽集团11月汽车销量21.77万辆,同比增长11.38%;1-11月累计销量为183.47万辆,同比下降2.21%。

  长城汽车11月汽车销量为14.52万辆,同比增长26.12%;1-11月累计销量为96.15万辆,同比增长0.75%。吉利汽车披露,11月总销量为15.05万辆,同比增长约5%,环比增长约7%。11月总销量中,6829辆为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11月,上汽通用五菱整体销量达194693辆,同比增长22%。其中,新能源产品整体销量达36070辆,环比增长21%。

  三家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交付数据也颇为亮眼。蔚来数据显示,11月共交付新车5291台,继10月后再超5000台,连续第四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量新高,并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八个月实现同比翻番。今年前11个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36721台,同比增长111.1%。小鹏汽车11月销量也创2020年新高。小鹏汽车1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总交付量达到4224台,同比增长342%;1-11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1341台,同比增长87%。理想汽车12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理想ONE11月交付4646辆,环比增长25.8%,再创单月交付量纪录。1-11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6498辆。

  谨慎乐观

  12月8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8.1万辆,同比增长8%。

  11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16.9万辆,同比增长136.5%,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的核心动力。

  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乘联会表示,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依旧旺盛,特斯拉、凯迪拉克、林肯等美系豪华车表现超强。11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长9%,市场份额为39.1%,同比增长0.4%。其中,自主品牌传统车销量同比持平,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翻倍。

  乘联会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厂商销量目标普遍下调,年底各汽车厂商促销策略分化。豪华品牌受供给影响,经销商层面年末冲量热情不高。考虑到明年1月超高增速的开门红已是定局,因此今年不会年末大规模转移销量。

  12月,我国进入乘用车市的冬季旺销期,历年年末增量的核心推动力是中低价位自主品牌的旺销。近两年低端市场严重萎缩,自主品牌分化严重,部分自主品牌渠道艰难,年末翘尾效应严重受阻,自主品牌市场集中度继续走高。

  乘联会称,预计2021年的车市将承接2020年的持续回暖趋势。

  新能源车“新动能”

  乘联会方面表示,11月,新能源汽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其中,A00级销售4.8万辆,占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32%。从头部企业表现来看,前三强企业销量突破2万辆,其中上汽通用五菱销售36070辆、比亚迪销售26015辆、特斯拉中国销售21604辆,前三强销量共占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46.5%。

  2020年中国车市呈现“V型”反转态势,其中新能源车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乘联会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13万辆。乘联会认为,这其中既有基数因素,也有新能源汽车新动能积蓄的过程。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新动能已经体现,高端的特斯拉和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主力。其原因是加速降低成本,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展望2021年,降低成本仍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缩小差距的关键。

  乘联会预计,年末最后一个月,国内新能源车市销量将持续保持高增长。一线城市的购买意愿有望持续走高,将对二、三线城市形成示范效应。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新能源汽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非限购城市主流市场的电动车将逐步启动。新势力造车企业也进入稳定发展期,由于走高端化线路,销量小幅稳步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