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别让充电桩成了“桩”难事

王辰阳 何宗渝经济参考报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充电桩近年来的建设推广如火如荼。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稳定和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中,要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但是,不少城市老旧小区电容有限、车位资源日益紧张,推广充电桩困难重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充电桩企业骗取补贴等行为,对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何在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让充电桩立得住、立得稳?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近日,在上海市闵行区古美十村召开了一场沟通会,参与沟通会的有小区内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居民、居委会、物业和属地的城管执法队员,他们要解决的是一位业主私自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占用了物业共用部分的问题。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少小区居民遇到了安装充电桩难的问题,出现一些居民私自安装充电桩的现象。沟通会很顺利,大家一致认同的解决方案是,小区内私自安装的充电桩由业主自行拆除,物业在小区内规划出一片区域用于安装公共充电桩,方便小区居民的新能源车辆进行正常停放充电,居委会上报街道后再落实方案。

  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困难重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却并非所有的矛盾都能得到解决。在天津市,许多老旧小区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小区铺设电路的设计容量上未考虑到像充电桩这类大功率、大规模用电器的投入使用。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错峰用电已不能够满足需求,而且老旧小区车位不足的情况进一步约束了充电桩的可建设范围,最终反向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

  一名电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小区内建设充电桩需要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物业公司三方同意,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无法展开建设。“有一次申请人手续齐全,字都签完了,施工到一半,一户附近的人家突然反悔,并扬言要投诉我们,只好停工协商。”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小区内大功率电器的建设,部分居民认为存在安全隐患:“‘既然我用不上,为什么要冒险同意?’”

  老旧小区有客观困难,而在其他充电桩的应用场景中还有一些矛盾和乱象存在。有业内人士坦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升温,充电企业建桩用地价格也水涨船高,市场上更是出现“黄牛”,做场地转包或哄抬场租,部分地区的场地租金在近两年已经翻了两三倍。

  同时,个别缺乏生产资质的充电企业入局,企图通过骗补分一杯羹。在北方某沿海城市一处充电站,记者发现设施既无人养护,也没有车在此充电。

  而上海对新建公共停车场库的充电桩车位比例有一定要求,为了通过验收,停车场都会建设充电桩车位,但是“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不在管理方的考虑范围内。目前,上海的公共充电桩和小区共享充电桩的使用率均不到5%。

  充电运营商上海特来电公司运营总监齐光洲说:“为了解决常见的油车占位问题,运营企业的解决办法就是专门雇佣人员来人工管理充电桩车位,为此企业对每个管理岗位每月可能要多支出四五千元的人工成本,总量相加后,对本来利润就微薄的充电企业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类似的情况导致充电桩的使用体验出现断崖式下跌。据了解,充电桩的维护成本较高,使用3年后,每年的维护费用将达到总价的15%左右,此后还会逐年攀升。企业不管甚至跑路,带来的结果就是充电设施体验差、后续无维护等问题,最终的不良结果仍旧由用户买单。

  受访专家认为,现实中充电桩的可用情况并不乐观,目前我国充电桩建设推行过程中仍以建设补贴为主,中央财政通过各地上报的实装桩数予以补贴支持,但此举不能够很好地激励企业对充电桩等设施的后续维护。

  专家表示,各地补贴充电桩建设,可以考虑由建设补贴逐渐转向运营补贴,不按照建设数量而按照实际充电量等指标予以补贴,一来可以减少趁行业风口涌入骗取补贴的情况,二来也能减轻企业持续运营的压力,提升从业者信心。目前,上海等地已经在推广类似补贴方式。

  针对老旧小区建设问题,上海市充换电设施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联联充电相关负责人汤晓栋建议,在小区引入充电运营商的概念,从长远来看大家都建私家桩,资源有限,特别是电容量有限,小区电网的压力很大。所以还是建议在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引导住户有序充电,同时通过充电桩将充电数据上传到公共平台,便于确保安全和数据分析。

  齐光洲表示,从企业的角度,大家也在做技术升级,配合市场的需求。对于公共运营市场,以大功率直流快充电桩为主,对于小区目的地充电市场,建设小功率直流慢充电桩,统一调度充电,既不会对小区配电产生冲击,又能够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充电安全。

  针对当前部分城市较为突出的车位矛盾,国网重庆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受鉴别技术尚不成熟的限制,充电桩因车位被燃油车占用而无法使用的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建议有条件地区可指导充电站实施视频监控改造,将充电桩车位监控信息推送至政府主管部门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处罚,提升“油车占位”管控穿透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