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亿资产掌舵人”中信证券曹霞:用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追求绝对收益

周璐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做投资首先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曹霞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道。

  翻阅曹霞的职业履历,2006年以研究员身份入行,2008年任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如今作为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管理的资产净值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千亿资产掌舵人”。在其背后,中信证券固定收益投资团队稳定的架构、明确的分工以及高效的内部协同力亦是“掌舵人”稳中求胜的“法宝”。

  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

  中信证券即将于8月30日推出的中信证券债券优化一年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位为中信证券资管进军“固收+”领域的旗舰公募产品,正是由曹霞管理。

  谈及该资产管理计划,曹霞自信而从容。“该产品是类似于二级债基的‘固收+’产品,我们管理这种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机构资金经验比较丰富,所以这个产品的定位会和很多以排名为主的二级债基有些差异,我们所采用的追求绝对收益型策略更注重控制产品回撤。我们所拥有的十几年养老资金管理经验和团队整体人员配备,都是在为这种策略服务,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截至2020年年底,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受托管理资金总规模达1.36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同业首位,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

  曹霞坦言:“我管理过较大规模的账户,也管理过很小规模的账户,规模大小对我来讲并无太大差异,采取的管理方式基本都类似。从投资回报角度看,我们希望能达到一个比同期限银行理财收益更高的水平。”

  精细化操作带来精细化收益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曹霞掌管千亿元资产且能从容应对的背后,是对自己所带领团队稳定架构、明确分工以及高效内部协同力的肯定和自信。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团队包括投资、研究、交易三个团队,各团队独立分工又保持密切配合。

  作为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在曹霞看来,其团队架构更像是“金字塔”构造。“在‘固收+’产品中,我是以做大类资产配置为主,另外还配备了专门做权益和债券的投资经理,投资经理下面会有研究团队支持,消费组、周期组、成长组等不断贡献最新研究观点。这样层层配合之下,能够做到细分类别,所有的资产都有专人去‘盯’。换言之,最高负责人只需要思考某类资产的仓位问题;若需调仓,其下一层的团队就会做资产类别内部的类属比较,再下一层的团队会提供类属内的个券建议。”曹霞说。

  在曹霞看来,这样层层分工、精细化的操作能获取更大的精细化收益。“在这种架构下,整个团队的稳定性和业绩可复制性都比较强,无论是管理10亿元、100亿元或是1000亿元规模的资产,业绩差异都不会很大。”曹霞说,“过去我采用这种方法管理的账户年化平均回报达到6.65%。”

  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

  “做投资首先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框架和方法论,而这主要来源于对日常投资活动规律性的总结。”谈及十余年投资心得,曹霞称,投资框架和方法论是慢慢积累而成并且不断丰富。投资框架的重要性在于,一旦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框架和方法论,无论管理的是小规模资金或是大规模资金,乃至管理团队成员都一样奏效。

  对于基金产品来说,如何在震荡行情中控制回撤幅度十分重要。曹霞认为,“利用资产的对冲性”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对于资产配置,我会重视对股债性价比此类指标的研判。一旦出现大幅偏离指标的资产,我们立刻保持警惕,做好随时转向的准备。”曹霞说,“2017年下半年,我们已经观察到信用收缩风险,但2018年年初股市依然在涨,我们提前保持警惕,在2月市场刚开始调整时,我们就及时在股票资产上减仓,后续我们又通过增配债券对股市调整做对冲。2018年我们大部分账户的收益率都在6%左右。”

  曹霞表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跟风危险性较大,更建议个人投资者做好整体的财富规划。比如在选择基金时,要考虑股票型、债券型以及货币型基金的各自占比,还要考虑未来两年或五年的资金使用需求。最后,曹霞建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根据自己的规划将资金分散至各种风格的资产,使短钱变长钱。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