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华源证券刘晓宁:提升研究质量和服务能力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周璐璐 林倩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卖方研究江湖暗流涌动,中小券商频现逆势布局,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近日,华源证券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刘晓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华源证券自去年9月正式更名以来,以崭新面貌登上资本市场舞台。研究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力方向之一,致力打造“对外具有竞争力、对内具有支持力”的新型研究所。

  作为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的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刘晓宁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曾担任申万宏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能源环保及材料业研究部总监,公用、环保和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曾分管能源、材料、科技等多个领域,负责研究与公司协同展业。

  “未来将强化投研能力建设,以集团‘专注主业立足本地’的系统需求出发,加强对集团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跟踪研究,为集团推动本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刘晓宁表示。

  积极落实新“国九条” 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近日,资本市场迎来《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刘晓宁认为,新“国九条”释放了国家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为我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更多的投资者对未来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投资回报不断提升充满了信心。

  在刘晓宁看来,每一次“国九条”都是根据当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比如,2004年更多是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2014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强调了市场的开放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2024年则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更加注重风险防控和质的提升。

  “此次新‘国九条’发布之后,将解决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助推中国资本市场由‘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变。”刘晓宁表示。

  对于证券研究业务,刘晓宁认为,新“国九条”和证监会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倒逼研究机构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切实加强研究质量和服务能力,提供更有价值和深度的研究成果。比如,加强财富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这将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推动证券研究机构践行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助力财富管理转型。强化现金分红监管、深化退市制度改革、研究市值管理纳入考核,这将促使研究机构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质量和价值,加强对公司基本面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同时也会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市值管理。证券研究机构可以提供专业的市值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市值和市场形象。

  “在新‘国九条’的背景下,证券研究机构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深化在特定领域或行业的特色研究,提供差异化的研究成果和投资建议,打造‘小而精’的券商研究所。”刘晓宁表示,证券研究机构要加强风险合规管理,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拓宽新兴产业、绿色金融等研究领域,加强内外部合作与交流,不断吸引和培育具有扎实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支持力,发挥对投资和决策支持的价值。

  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是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的核心交汇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正在加快建设,而华源证券依托实控人武汉金控集团作为武汉市唯一一级金融国资平台的优势,有望将这些特点和优势融合起来,发挥最大效用。武汉还是全国六大科技创新中心之一,这里有83所高校、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每年产出大量科研成果。

  “如何用好这些成果,加速其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金融业尤其是华源证券及研究所需要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刘晓宁表示。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根据刘晓宁介绍,公司一方面会持续加大科技金融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金融力量助力武汉科技创新下好先手棋,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大作为;另一方面,要发挥当地科教资源优势,打造金融专业人才队伍,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结合本地优势产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在绿色金融方面,近年来,武汉市绿色贷款平均增速在全国大幅领先,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武汉拥有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中心、全国的试点碳市场和气候投融资试点,三大全国平台数据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碳要素不断汇集,放眼全国独此一家。

  刘晓宁表示,公司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围绕“双碳”战略,打造绿色投行,重点推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提升资源循环、新能源汽车链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绿色融资规模和占比。同时,要继续吸引产业资本,利用好产业资本在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独特作用的经验,打造资本聚集新高地,为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探索新路径。

  在刘晓宁看来,这无疑给研究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未来将加强研究谋划,梳理地方产业特点,锚定市场趋势,谋划产业布局,深入开展碳交易碳金融、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研究,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低碳节约集约发展的新路径贡献力量。

  做精主责主业 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刘晓宁表示,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必由路径是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当前任务是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证券研究机构当以此为契机,发挥优势,在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新担当。

  “我认为证券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实现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弯道超车。”刘晓宁表示,研究机构首先应做好做精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宏观动态、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的专业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同时通过研究分析,做好风险评估与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支持,促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此外,刘晓宁还表示,要发挥研究所智力资源优势,为行业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为金融强国壮大高素质的金融研究队伍。牢固树立金融报国理念,紧跟国家、地方与公司发展战略,在新质生产力、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强国建设等重点领域投入研究资源。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刘晓宁认为,证券研究机构要为各类企业提供决策建议,促进实体产业发展;多为政策建言献策,为政府制定金融、产业等政策、规划提供参考。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根本,刘晓宁表示,证券研究机构要聚焦“以投资者为本”,打造高质量研究成果。只有坚守“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切实增强投资者获得感,资本市场才能更加繁荣,投融资活动才能更加活跃。

  “在投研体系的打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好这个理念,将资本市场人民立场贯彻到证券研究的方方面面,研究机构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的发现能力,从而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刘晓宁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