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第二届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200嘉宾探讨“社区营造推动商业创新”
本报讯 2013年11月11日,在一个被“电商们”打造成“疯狂网购日”的“光棍节”里,上海财经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一群怀抱推动社会良性变革的理事们继续反其道而行,推出第二届“社会资本相亲大会”,即社会创业与社会创投高峰论坛,主题为“社区营造推动商业创新”。
社会企业研究中心(SERC)是由国内领先商学院教授、商业精英和媒体人士共同发起,关注中国社会企业的专业研究、教学和培训的领军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朱小斌教授为中心主任,前南风窗高级时政记者陈统奎先生为副主任。
“这个时代需要社区精神的重塑,我认为社区精神就八个字:平等、尊重、温情,互助。无论我们身处一个城市小区,一个村落,一个公司,一个社团还是一个网络虚拟的社群,都需要社区精神的注入,才能得到想要的幸福与安宁,这就是社区营造的本质。我相信社区精神与商业文明是相互推动的,社区营造需要商业力量的介入,同时社区营造也会给商业创新提供很多的灵感。我们期待一个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的时代。”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小斌解释他对“社区营造”的理解。
在台湾,社区营造已经进行了20年,它被解释为“一场基进运动”——一种回到土地、回到社区、回到生活的主张。文化人、大学教授、返乡大学生、中产阶级等精英分子是台湾“基进”运动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在试验并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即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运行12年,市场认证了这场运动的价值。有调查显示,在台湾,有43%的都市人,希望放下目前的工作搬到乡下生活,选择简单的生活。下乡开民宿成为风潮,成千上万家民宿拔地而起,他们选择在林间布置梦想之屋,取代高压无奈的都市生活。
从台湾来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罗家德教授便以社区营造作为自己的研究主题,他特别从北京赶来上海出席论坛做主旨演讲。说起台湾社区营造与大陆社区营造的区别,罗家德认为,台湾社区营造有两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大陆并不具备。一个是有非常多的热心教授、学者愿意去做志愿者,给村民讲课;一个是台湾已经形成非常浓厚的社区营造文化,能够找到很好的社区营造员工和志愿者。不少知识精英返乡成为社区营造的尖兵。
“社区营造是一个由下而上自组织、自治理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社会资本促成信任合作的过程,而信任建立难,破坏却容易,任何不公开不透明以及急功近利的行为都会使和谐与合作受到影响。”罗家德说。
日本也是社区营造的先行者。2013年10月28日,朱小斌率领的两岸考察小组到东京大学与西村幸夫教授会谈。西村幸夫编著的《再造魅力故乡》和《大家一起来打造观光城乡》两本书对台湾和大陆社区营造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村幸夫认为,不管在哪个地方实践,社区营造都要一个共通点,它是自下而上的机构,从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出发,或者从一群人出发,进而横向连结社会资本,它的特色就是“大家一起来”,区别于政府自上而下的体制。社区营造在日本的产生,与自上而下的体制没有达到效果有关,居民因此要求政府倾听他们的声音,而且让他们参与到决策中来,参与到行动中来。经过20年的博弈与摩擦,1980年代以后,民间和政府双方的意识都发生了改变,政府方面意识到政府的资源是有限的,居民也知道光反对是不够的,只有双方合作才能带来改变。
今年61岁的西村幸夫依然记得20多年前跟政府一起下去做规划被居民谩骂,那时居民认为这是“学者与官府勾结”,“你是坏人”。经过社区营造进程,“日本这些年来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民间与政府变成了伙伴关系,对话——协商——合作,一起推动社区发展。”西村教授认为,社区营造与商业创新在日本有不少具体的案例,比如浅草街,比如东和商店街,都是经过自下而上的改造,让这些街区重新焕发了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成为当地人和外地游客非常喜欢的好去处。
论坛邀请了一位驻日华人经济评论家莫邦富来分享了一个日本社区营造推动商业创新的案例。有着成片的放牧草地和原始森林的清里,属山梨县北杜市,位于山梨县西北部与长野县交界处的八岳山南麓,海拔1300 米。20多年前,清里是年轻女孩的神往之地,一到夏季,车水马龙,即使步行也只需花20来分钟就可以通过的最热闹地段,居然开车要花近1个小时才能通过。有人甚至把这个高原小镇比作东京的年轻女孩的心仪之地---原宿,可见当时的人气旺盛到了什么程度。
那时,清里“萌木之村”村长舩木上次已经意识到这种暴风骤雨式的人气热潮抱有强烈的危机感,认为没有哲学思想的商业开发将会扼杀清里作为旅游景点的大好前程。当时的萌木之村也经营着森林酒店、旅游礼品店、度假村、创作工房等度假设施。没过几年,舩木的担心就化为了活生生的现实,后来,80%的服务设施都荒废了。为了拯救家乡,为了让家乡的观光事业抹去铜臭,为了尽可能地让家乡的旅游事业含有更高的文化含金量,1986年他开设了展示欧美等国家的八音盒和日本陶器艺术的博物馆,1990年又借助曾是芭蕾舞演员的妻子的力量,催生了清里野外芭蕾舞节,如今发展到了举办日期扩大为14天,而且一票难求。萌木之村也呈现出了小型专题公园的规模,每年有40万人造访,成了维持清里观光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支柱。
“萌木之村”创新之处在于,他造了18栋别墅,自己只经营4栋,其他都租给他人经营,而且只拿20%的营业提成,并且每月集体开会,研讨精进之路。这种包容分享,相互陪伴的精神,正是社区营造最重要的价值。莫邦富也安排朱小斌带领的考察小组造访了“萌木之村”,说起“萌木之村”对当地社区旅游发展的贡献,舩木上次非常开心,他说“萌木之村”后来成了吸引游客到访清里的“诱饵”,包括芭蕾舞表演,还包括一年一度的精品市集等活动,都让周边民宿爆满,“你们来的不是时候,无法想象夏天游客爆满的场景,我们一天甚至工作14小时,而且连续好多天都如此。”
社区营造推动商业创新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正道。
在上海,万科2049社区也开启了社区商业地产之路。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与万科2049社区合作,打造的“友人家茶生活馆”项目便是一个尝试性项目。社会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南风窗高级记者陈统奎在论坛上分享了这个项目的创办经历。
2012年8月,陈统奎访问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生态村社会企业——社区营造园区,它的经营者廖嘉展对他说,希望为台湾一位空手道教练黄泰吉营造一个空手道园区,支持他把台湾更多问题少年培养成空手道选手。10多年来,黄泰吉教练已经培养了800多名问题少年,现如今台湾最一流的空手道选手,包括拿到亚洲冠军的选手,都是他的学生。廖嘉展和黄泰吉教练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社会企业“点日月潭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将台湾最优良的农特产品、文创商品及相关的特色产品销售到大陆,也协助大陆朋友来到台湾从事深度旅游。然后用赚到的钱来支持黄泰吉建空手道园区。
去年,2012年11月12日,首届“社会创业与社会创投高峰论坛”结束后第二天,作为论坛嘉宾的廖嘉展与万科上海商业项目运营总监进行了一番交流,万科人很欣赏廖嘉展办社会企业的思路,提议提供万科2049的私茶坊,做“点日月潭”的试验田。这件事演变到后来,陈统奎从《南风窗》辞职后,在朱小斌和廖嘉展两个人的支持下,出面经营“友人家茶生活馆”。2013年5月,万科2049正式把350平方米的私茶坊移交给“友人家茶生活馆”。此前的装修,以及明式家具免费提供。这就是一例社区营造推动商业创新的典范。陈统奎表示,友人家茶生活馆的核心工作就是社区营造,在万科2049社区探索高端社区如何进行社区营造的路径和方法。
不能不提的是,本届论坛还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即邀请了女性企业家、女性市长群体参会。在日本和台湾社区营造进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她们是推动社区发展,推动商业创新最忠实的粉丝。在中欧校友爱心联盟 和东方女性领导力发展中心发起支持下,论坛举办了中国市长VS中国女CEO论坛,邀请中欧校友爱心联盟副理事长 陈瑶、全球共生研究院创办人钱宏,默沙东中国总裁潘斌、溧阳市副市长刘敏等进行对话,讨论女性精英社群如何推动社区发展与商业创新。
简单来说,“社区营造就是如何让一个社区的居民重新凝聚、不再是一味依靠政府或者企业而是‘自己发出声音’,最终达到自我治理的境界。”然而,这种自我治理与商业创新之间的联系,如何更多先行者去探索,去开拓。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认为,未来商业将越来越呈现出“社区化”的色彩,他把“做平台”视为商业创新的新征程。不管是企业家,还是社会创新工作者,面对社会危机,面对社区发展困境,我们都需要“社区营造”这个新抓手来推动我们的商业创新,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