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过度繁荣的并购重组,如今正逐渐显现后患。
随着业绩承诺进入兑现期,一批重组标的业绩表现难以达到预期;亦有部分企业在业绩承诺期后出现“变脸”。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2014-2015年是并购大年,2018年处在承诺兑现期内,因业绩“爽约”导致商誉减值提升,仍然存在不小的风险。
业绩承诺兑现期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一周的监管问询函中,沪深交易所有超过14份问询函关注到业绩承诺问题。
5月21日上交所向刚泰控股(600687.SH)发出问询函,监管层发现公司往年收购的标的中,多家业绩不及当年承诺预期。
根据公司2017年年报披露,标的一国鼎黄金实际完成业绩1.22亿,相较承诺数1.8亿元来说,完成率仅有67.79%,未完成业绩承诺的原因是贵金属收藏品门店销售未达预期;标的二优娜珠宝业绩完成率85.6%,主要因为线下销售未达预期。上述两项在2014-2016年期间以现金方式陆续收购。
标的三瑞格传播则是上市公司在2015年一次定增计划中用募集资金收购的,2017年完成率87%,公司公告称是项目进度和营业收入未达预期。
上交所要求披露销售未达预期的具体原因,以及前期评估预测的审慎性和合理性;同时说明商誉减值测试过程、参数,以及商誉减值损失确认是否充分。
另一个案例则是现代制药(600420.SH),公司在2016年通过定增方式收购资产,就9项交易标的签署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其中6项交易标的未能完成2017年业绩承诺。
深圳一名从事并购领域的PE人士22日向记者解释,业绩承诺不达标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还是与过去上市公司盲目外延式并购有关系,当年蹭概念蹭热点来做市值管理,估值给得很高,相应作出虚假业绩承诺,所以现在基本露出真面目。”他指出,另一类情况确与产业环境相关,“宏观经济增速本来就在放缓,有些周期性的重组标的业绩下滑属意料之中。”
然而业绩承诺不达标容易导致商誉出现大额减值,这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埋雷”。
对此,深交所相关负责人此前表态称,2015年至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金额占资产减值损失的比例分别为4.38%、5.21%和12.52%,占比逐年提升。深交所高度关注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议程序、信息披露等情况,并在年报事后审查中对资产减值事项严肃问询、合理分析,坚决遏制利润操纵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