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杭州西安影院复工首日实地探访:影院经理看到观众进场快哭了

于蒙蒙 何昱璞 高佳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7月20日,停摆半年之久的全国影院迎来复工第一天。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杭州和西安两地实地探访看到,影院重新营业,影城工作人员和影迷都百感交集。

  杭州一家老牌影城还未开门,就已有不少影迷驻足等待。该影院值班经理直言,看着观众陆续进场,银幕亮起来的时候差点哭出来。影院复工首日恰逢周一,工作日的缘故使得上座情况不佳。截至7月20日晚记者发稿时,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票房达284万元,总出票近13万张。

  银幕重新亮了

  当日下午,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主城区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的新远国际影城。门口“久违亦如初见”的巨大标语引人注目。影城内,“银幕重新亮起了,就好像希望从未消失过一样”“终于等到你”等海报随处可见。

  影城不及疫情前的热闹喧嚣,原本畅通的出入口被围栏拦了起来,设置了单进单出的入口,顾客进入需要扫码实名登记、测体温等。新远国际影城值班经理陈亚楠介绍,影院共有五层,目前只开放一楼和五楼,今天排了七部电影。“《第一次离别》和《寻梦环游记》排片率较高,前两天开始预售,基本上满座。目前每场上座率控制在30%以内,不能有堂食,卖品部仍关闭。”

  “影院恢复营业的通知发出后,我们每天都泡在影院,十几个小时在岗,准备防疫工作、打扫卫生、调试设备、布置活动画面和海报等。主打情怀的方案前天夜里才敲定。”陈亚楠称,虽然忙碌但很快乐。得知恢复营业的消息后,自己整个人几乎跳了起来。“将近半年了,终于可以正常上班了。”影城员工同样兴奋,一名工作人员坦言,在家“躺”了半年,现在可以上班赚钱了。

  目前西安全市影院尚未获准恢复营业。“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来没这么渴望上班。虽然复工比预期要晚很多,但得知可以重新开业了我们都很激动。今天早上影城全员到岗,大家的精神面貌很不错。”西安碑林万达影城市场部的雷莹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筹备工作还需要时日,主要是影院清洁。放映设备调试以及影院内部消杀工作还需要完成,大概需要3天左右时间。

  “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一直在接听电话,不少影迷咨询复映时间和影片。”雷莹说。

  艰难复工

  停摆将近半年,众多影院损失惨重。

  灯塔专业版显示,7月20日全国共有9949场次影片放映。而在疫情前夕,普遍在40万场左右。

  目前,北京等地影院尚未恢复营业。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位院线人士处获悉,影院复工需要当地政府通知。某中型院线在北京、湖北等多地均有影院,但未有影院获得开放。该院线一位高层人士称在等消息。另一位院线人士表示,预计全国影院复业应该为期不远了。

  尽管未得到通知,部分影院已经在为复工做准备工作。中午时分,西安自由人影城的王经理正在和2名员工打扫卫生,近5000平方米、13个放映厅的清洁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人员流失比较严重,除了管理层只剩前台2名员工。在确定正式复映时间后,会召回之前员工或者重新招聘。”王经理表示。

  王经理告诉记者,疫情之前影院每月房租、水电、人力成本大概60万元左右。疫情发生后,房租已经和商场协调减免,但损失依然高达百万元。“近半年时间,每月拿着基本工资,能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影院的上座率受到限制。雷莹表示,在疫情之前影城每日人流大概3000人左右,现在预估能有前期的10%就不错了,信心恢复还需要时日。

  逐渐回流的观众让影院看到了的希望。2010年开业的新远国际影城是杭州的老牌影城,上午还未开门就已有不少影迷驻足等待。“原本大厅黑漆漆,今天看着观众陆续进场,银幕亮起来的时候我差点哭出来。影院行业的夏天要来了吧!”陈亚楠感慨道。

  定档新片增多

  复工首日共有20多部的影片上映,多为老片,包括《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当幸福来敲门》,新片仅有《第一次的离别》。截至7月20日晚记者发稿时,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第一次的别离》收获127万元票房,全天票房占比44%;其他几部复映电影《误杀》《寻梦环游记》《战狼2》票房分别为41万元、36.25万元、12.3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因新片缺乏而难以吸引足够多观众尽快回到影院。随着影院复工加快,新片定档开始增多。阿里影业7月16日宣布,影片《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定档七夕情人节上映。光线传媒同日晚称,动画电影《妙先生》定档7月31日上映。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片方获悉,《急先锋》预计在今年8月登陆院线。博纳影业7月20日宣布,好莱坞动作巨星范·迪塞尔领衔主演,改编自美漫三巨头之一勇士漫画旗下作品《喋血战士》定档7月24日上映。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影院复工初期,具备竞争力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影视作品主要以库存为主,具有优质作品储备的影视内容公司业绩有望率先企稳。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