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海康威视欲做企业数字化转型“好伙伴”

高佳晨 吴科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以来,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平稳,未改变既定的战略投入,将努力提升运营效率。”海康威视董秘黄方红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给公司短期表现带来一些波动。公司管理层采取各种举措防范风险,积极应对挑战,确保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除了安防,海康威视发力智慧业务,借力人工智能,深入行业细分场景,搭建AI开放平台,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好伙伴。

  积极应对考验

  在2019年年报中,海康威视提到了“三个考验”:公司供应链原材料长期稳定持续供应能力、公司研发体系的调整应变能力以及公司在全球的业务承受能力。

  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考虑,海康威视加强了物料替代工作。“总体而言较平稳,保证了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黄方红表示。

  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主要经营手段。为应对技术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海康威视的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54.84亿元,占销售额的9.51%;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0.63亿元,同比增长22.30%。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持续创新,使得公司可以保持并扩大技术领先优势,并将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优势,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扭转不利局面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给海康威视的短期业绩表现带来一定影响。公司管理层采取了各种举措防范风险、积极应对挑战,保证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今年一季度,受各种因素影响,海康威视完成营业收入94.29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14.96亿元,同比下降2.59%。“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一些波动,但整体表现具有较强的韧性。这与公司一直以来秉持稳健的经营策略密不可分。2020年以来,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平稳,未改变既定的战略投入,但会努力提升运营效率,提高人均效能。”黄方红表示。

  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242.71亿元,同比增长1.45%;归母净利润为46.24亿元,同比增长9.66%;毛利率达到49.76%,同比提高3.4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转正至0.70亿元,去年同期为-4.31亿元。

  今年一季度,海康威视出现收入和利润同时下滑的局面,从半年报情况看,二季度公司扭转了不利局面。公司二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42亿元、3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6%、16.68%。现金流方面,公司账面上有200多亿元资金,运营情况良好。

  发力智慧业务

  如今,海康威视的业务范围已经不局限于安防,智慧业务、大数据业务正在发力增长。

  在大数据服务领域,海康威视打造了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多个行业提供“多网汇聚、跨域融合”的大数据汇聚、治理和挖掘服务;在智慧业务领域,海康威视深耕行业智慧化业务,深度服务于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企业、智慧社区等行业。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康威视主要为用户解决四件事情:拉近管理距离、提升管理效率、规范作业行为、防范安全风险。

  以杭州新中大为例,新中大是建筑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龙头企业,建筑业有一个很重要的管理需求,就是地磅。比如,运来水泥时车过一下地磅,卸货以后再过一下地磅,差额就是交接量。为此,海康和新中大一起实现了地磅数字化管理。地磅本身就可以通过物联网手段把车的信息采集并传输,通过视觉识别,并做到车牌识别、车辆的污损程度、车牌的安装程度识别等。

  地磅过磅时出现异常或舞弊、或车进去后的作业操作,都需要运用视觉感知。感知手段和ERP系统打通,采购了多少、结算了多少,通过物信融合,形成了管理闭环的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除了人工智能,还须深入到行业的细分场景。目前行业通用的算法,难以满足细分行业千差万别的需求。因此,海康威视搭建了AI开放平台,帮助用户简单、快速地构建自己的智能算法,解决产业智能化进程中应用场景化、碎片化难题。目前AI开放平台已上线各类通用AI功能40余项。

  运用AI开放平台,海康威视EBG(公司企事业群)助力生物制药企业实现了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合规管理手段创新,完成对关键区域产线人员行为、物料摆放、设备运行状态的智能分析和预警,助力药品生产全程可视化管理,QA(产线质量管理员)督察效率提升50%;携手能源行业企业共建煤矿智能系统,针对井下人员行为、设备设施状态、环境参数等隐患因素实现实时预警、事件处理及复核的高效业务流程闭环;携手畜禽养殖企业打造AI活体资产盘点系统,实现畜禽存栏、出栏数量的智能化统计,满足资产盘点和疫病监测方面的迫切需求。

  目前,公司企事业群已经与各个行业的多家头部用户进行了业务合作,做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伙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