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千余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薛瑾 黄一灵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有友食品、康弘药业、盐湖股份、迪生数娱等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相关公告,理财产品涉及结构性存款、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净值型理财产品等。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数据发现,今年以来共有1100多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超8700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结构性存款依旧受到热捧,共有900多家上市公司购买,认购金额超5700亿元,占比超八成。

  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

  9月14日晚间,有友食品公告称,公司于9月14日使用部分自有资金购买了工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涉及金额5000万元。9月13日,康弘药业公告称,子公司济生堂和成都康贸近日使用自有资金购买了理财产品,涉及金额4000万元,产品为中国银行的挂钩型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92天,到期日为12月14日。9月13日,盐湖股份则通报了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最新进展,称本次委托理财金额高达2.5亿元,产品包括浦发银行的6个月定开型理财产品、招银理财的半年定开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外贸信托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光大理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Wind数据显示,以2021年1月1日-9月14日为认购日期计算,2021年以来A股共有1125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超8700亿元。

  从持有理财产品的数量来看,持有超20个理财产品的公司有150家。其中,持有50个以上理财产品的公司有20家。名列第一的是江苏国泰,共持有180个理财产品,顺博合金以136个紧随其后。从认购金额来看,220余家公司认购金额超10亿元,其中4家公司的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超百亿,分别是航发动力(193亿元)、欧普照明(184.81亿元)、江苏国泰(143.96亿元)和隆基股份(128亿元)。

  结构性存款受追捧

  对于委托理财目的,有友食品公告称:“为合理利用自有资金,在不影响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增加股东和公司的投资收益。”

  事实上,上市公司在关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描述上,多提及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增加公司收益等。

  “在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太低,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增加一定的理财收入。这对于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企业的效益都具有积极意义。”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中,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信托、逆回购、基金专户等都有涉及。Wind数据显示,从产品类型来看,相比于其他产品,结构性存款依旧最受追捧。今年以来,共有900余家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总计超5700亿元,占比超八成。

  结构性存款是指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一般而言,此类产品风险相对较低,收益要比普通存款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首要前提是保证募集资金安全,结构性存款仍是首选。”

  规模较去年同期缩水

  虽然今年以来共有1100多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超8700亿元,但这一规模较去年同期出现缩水。去年同期,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总金额达到10176.78亿元。

  上市公司的结构性存款认购规模较去年同期也出现缩水。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金额总计超5700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金额为6677.3亿元。

  缘何出现规模缩水现象?业内人士解释称,影响因素包括企业持有的闲置资金相对较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安全性高、流动性好、风险性低的结构性存款被限制,以及基金等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等。

  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同比减少,也受银行供给侧的影响。“监管部门对于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力度较大,银行减少了对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和推荐。”有业内人士指出。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对于结构性存款,监管约束仍在持续之中,从降成本方面考虑,部分银行也在自主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预计2021年下半年银行存款成本率会继续走低,银行净息差下跌趋势或将放缓。为了优化存款结构,银行将继续压降高成本存款产品的量价水平,结构性存款规模或继续小幅下降。”

  同时,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也在走低。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21年8月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25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4%,环比下跌3基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