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恒丰银行:数字化赋能 业务创新成效显著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近日,2022第三届中小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获奖结果公布,在73家金融机构的150个参选案例中,恒丰银行凭借数字化生产力的大幅提升,荣获“数智化创新先锋”称号,标志着恒丰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特色产品的创新实践、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获得业内广泛认可。

  恒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颖日前在“国企改革看山东——新闻媒体走进山东国企业主题采访活动”上表示,公司近年来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围绕“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战略愿景,提出“2510”战略,即以数字化生产力、敏捷生产关系为战略先导,深化做实基础、做优主业、做大零售、做强本土、做细成本五个战略支柱,配套制定了十大行动方案……一系列措施的落地,恒丰银行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

  打通“硬件”与“软件”

  恒丰银行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在科技领域投入达21.11亿元,占营业收入8.85%。这一数据在银行同业中排名前列。大量科技投入产出的“代表作”恒心系统于2021年顺利上线,至今运行高效平稳,达到预定目标。

  恒丰银行首席运营官徐彤介绍,相比旧系统,恒心系统实现了多方面的能力提升,新核心处理能力提升了6.38倍,卡业务交易每秒处理能力提升23.8倍,线上支付业务交易每秒处理能力提升17.7倍。同步上线的新版手机银行,大幅度提升了安全防护标准,所有加密过程均采用国密算法加密,可更好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恒心系统和新版手机银行的成功上线,显著提升了恒丰银行在客户服务、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在强化数字化转型“硬件”的同时,恒丰银行还在不断优化“软件”。今年6月,恒丰银行在总行层面成立数据资源部(一级部),这是恒丰银行从组织架构层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在此之前,恒丰银行已在总行层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数字化敏捷转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数字银行研究院、数字银行办公室和敏捷组织办公室,作为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

  同时,恒丰银行推进科技系统与业务流程“握手”,深化流程银行建设,优化重点流程中的痛点、堵点,优化后流程平均时效提高50%。在恒丰银行看来,数字化转型实质是一场组织变革与管理创新,在于能否在体制机制、工作流程、服务模式等多个方面打造一个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要求的敏捷组织。

  统筹“显功”与“潜功”

  今年5月,恒丰银行自驱创意、自主创新的“恒·北斗”数字化看板成功上线,成为全行重点工作的总展示、经营质效的总视角、数字看板的总入口。目前,在恒丰银行许多经营分析场合,数字化看板已成为“主角”。

  徐彤介绍,恒丰银行在恒心系统基础上实施了自主用数项目,打造企业级低代码自主用数平台,为全行业务经营提供全新的供数和用数模式。同时组建数据专员和分析师队伍,以自主用数平台为基础,促进了全行数据应用能力从集中到分散、从被动到自主、从固化到灵活的转变。

  在做好数字化看板等“显功”的同时,恒丰银行全力以赴夯实数据治理和流程优化的“潜功”,攻关数据自治能力建设,加快“一数一源一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数字化协同、数字化决策、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风控和数字化营销,充分激发数据潜能。在恒丰银行,哪个部门“生产”的数据受欢迎,将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据介绍,恒丰银行区分自主用数、贴源数据、恒心引入报表、监管报表平台、业务组件、生产调用等不同取数来源,规范取数、用数、看数流程,全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加快提升,位列山东全省193家贯标试点企业第一位。

  兼顾“当下”与“未来”

  在数据赋能下,恒丰银行业务创新成效显著,“恒丰好快”系列数字化普惠金融品牌叫响市场,“好牛快贷”“好粮快贷”“好园快贷”“好房快贷”“好商快贷”等业务余额突破200亿元。

  恒丰银行还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选取重点产业领域平台、链条,探索差异化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传统业务数字化、线下业务线上化、同质业务差异化发展。

  在打造数字化创新产品的基础上,恒丰银行着力培育数字文化。在恒丰银行看来,能否培养出数字化的文化基因,才是数字化转型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

  “感觉不靠谱,请用数据说话”,这是恒丰银行新发布的员工行为准则中的一条。在这样的文化导向下,恒丰银行大力营造“人人都是数据分析师”“用数据说话”氛围。

  据了解,新成立的恒丰银行数据资源部,职责之一就是打造“用数据思考、用数据创新、用数据说话”的数字思维。

  陈颖表示,未来恒丰银行将锚定“建设一流数字化敏捷银行”目标愿景,以数字驱动和敏捷转型激发创新动力,努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