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实探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构建多能互补体系 打造绿色示范标杆

刘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远处那艘黄色的LNG运输船来自卡塔尔,今天下午3点刚刚靠泊。”新奥股份控股子公司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简称“新奥舟山”)总经理何建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近日,新奥舟山LNG接收站三期项目储罐部分完成最后一圈穹顶浇筑。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后,这将成为浙江省首个超千万吨能力的接收站。另外,三期项目构建“冷能发电+光伏”等多能源互补体系,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接收站。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速,新奥舟山LNG接收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保供迎峰度夏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期。作为舟山市及周边地区最大的LNG接收站,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项目担负着华东地区天然气保供的重要任务。

  “7-8月是天然气消费高峰期,天然气电厂集中提升负荷,会造成用气量大幅提升。在用气高峰阶段,我们会及时调整管道负荷,实现最大量天然气输出。”何建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日供气总量最高可以达到2000万方以上,为舟山及周边地区供应天然气资源。

  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天然气需求随之攀升,市场供需趋紧。新奥舟山LNG接收站位于长江出海口,距离国际主航道距离短,全年可作业天数多,同时紧邻浙江、江苏和上海市场,可服务长三角以及华东地区。

  “今年以来,截至7月1日,新奥舟山LNG接收站累计接卸船量同比增长34.9%,运转效率提升明显。”新奥舟山技术创新部经理郭志明告诉记者,目前,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日最大装车能力为550车/日(每车20吨),淡季日平均装车量70-80车,旺季日平均装车量200车以上,保供富余量较大。

  接卸效率显著提升

  在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智能运营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上,中国证券报记者看到,储罐内泵送过来的LNG正通过低温管道进入装车撬内,一辆辆槽车将这些LNG源源不断送往下游燃气、能源集团等用能企业。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项目位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在谈及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LNG接收站建设及管理的原因,新奥股份联席首席执行官蒋承宏坦言:“打破壁垒才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民营企业参与LNG接收站建设,丰富了能源供应体系的投资主体,提高了项目建设和管理效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新奥舟山LNG接收站一期二期设计和核准年接卸能力500万吨,一期二期年实际接卸能力可达到750万吨。正在建设的三期项目计划于2025年9月建成投运。”何建辉介绍。

  在三期储罐及配套设备项目现场,记者注意到,四个储罐外罐建设已顺利完成,作业全面转入内罐安装阶段。三期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期项目新建4座22万立方米全容LNG储罐及配套设置,截至目前,4座储罐已全部完成气压升顶作业;同时,三期项目还对2号码头进行改造,新增4万-18万方LNG船舶接卸能力,届时(2025年)接收站的年处理能力可达1000万吨。”何建辉称。

  在技术提升方面,三期项目构建“冷能发电+光伏”等多能源互补体系,包括冷能双环发电系统,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打造绿色低碳示范接收站。

  “冷能双环发电系统,设计每小时可气化100吨LNG,年发绿电2300万度,可实现减碳约1.8万吨;消防站低碳光伏项目和光伏车棚也将为接收站提供清洁能源。”新奥股份常务副总裁苏莉告诉记者。

  展望未来,蒋承宏表示,新奥股份将深入探索国际保税转运、船舶加注等创新业务模式,致力于将舟山LNG接收站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LNG调配中心,构建高效、智能的能源生态运营体系。

  市场空间广阔

  记者了解到,作为开放型的基础设施,新奥舟山LNG接收站开展了多元化业务。“在市场波动期,新奥舟山LNG接收站利用已经形成的LNG储备能力,为客户在极端用能情况下提供用能保障;同时,我们成功打通国际与国内资源通道。随着公司海外长协资源的逐步供应,接收站的处理量将进一步提升。”何建辉说。

  何建辉介绍,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拥有央国企等稳定的下游客户,可保证码头的利用率。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速,为新奥舟山LNG接收站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东吴证券认为,在可再生能源体系中,天然气发电的调峰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天然气产量逐年攀升,管道气进口量波动上升,LNG进口量稳中有增。2021至2023年,中国企业集中签订超过6300万吨/年LNG中长约,2030年将达到1.06亿吨/年。此外,还有大量的LNG现货进口。

  LNG接收站作为我国LNG进口的唯一通道,在整个天然气产业链中具有接收、气化和调峰功能,是产业链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LNG接收站仍较为稀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业内人士预计,到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增至15%。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