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积极构建超材料产业链生态

齐金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光启技术超材料生产基地 公司供图

  金秋九月,位于广东顺德的光启技术超材料生产基地里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随着该基地二期转入试投产,光启技术的超材料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作为超材料领域的先行者,光启技术将如何进一步拓展超材料的创新及应用?带着这一问题,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对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进行了专访。

  “如今我们已经走到了‘10到100’的新发展阶段。”刘若鹏表示,如果说超材料产品从理论阶段到正式问世是“0到1”的突破,那么其实现规模化量产就是“1到10”。如今,光启技术超材料产品已逐渐更新到第四代,产品订单也迎来“井喷”,公司未来将致力于构建超材料产业链生态,实现“10到100”的高质量发展。

  有序推进产能扩张

  “顺德超材料基地二期已经陆续进入试投产阶段,预计今年年底达产。”刘若鹏介绍,随着各种设备的陆续进场、调试,顺德超材料基地二期的产能正在逐渐释放。顺德超材料基地二期并不是简单复制一期产线,而是承担了新的生产任务。

  刘若鹏称,今年以来,光启技术开始承接较大规模的航空装备产品的装配,因此基地二期增加了很多总装产线。相对于基地一期的产线,二期产线包含了较为复杂的电子装配和机械装配工序,是对公司业务的结构性补充。

  “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饱满。”对于公司持续扩产的原因,刘若鹏表示,公司基地的规划建设是按照大数据计算的结果得出的,具备科学性。今年上半年,公司接到的定点任务激增,预示着未来将有大量产品从研制阶段转入批产阶段。这一趋势对公司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并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材料,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作为领先的新一代尖端装备核心供应商,光启技术的主营业务为新一代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装备与海洋装备。

  “我们用了十多年时间,打造了超材料产业端到端的闭环。”刘若鹏称,光启技术完成了“原材料-零件-装配-结构件成品”的产业闭环,见证了一条全新产业链的诞生。随着超材料技术实现应用落地和规模化量产,这条产业链上诸多外部专业公司以及光启技术旗下的一些子公司都开始崭露头角。未来,作为“链主”企业,光启技术将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超材料产业链生态。

  拓展超材料应用范围

  近年来,光启技术的超材料航空产品订单需求强劲。公告显示,2022年,光启技术与客户签订了近20亿元超材料订单,迎来超材料产业化发展的重大突破,并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交付。今年一季度,光启技术与客户签署了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采购商务合同,合同金额为6.6亿元。今年8月下旬,光启技术与客户签署了合计7.89亿元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批产合同,以及0.38亿元的超材料产品研制合同,合计8.2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在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深耕,光启技术还在持续拓展超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已经在智能网联汽车等民用领域有所落地。

  今年5月,光启技术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套汽车紧缩场测试系统”已经安装上线。这是全球首创的将紧缩场测试技术应用到汽车检测领域,解决了大体积车辆天线OTA性能测试评价的行业难题。

  刘若鹏介绍,紧缩场测试技术此前仅应用于公司生产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产品,此次应用于汽车测试填补了行业空白。目前,汽车紧缩场测试系统的联调工作已经结束,并在今年6月份采集了整车数据。数据测试完成以后,会组织行业专家对数据进行鉴定。同时,公司也会根据相关验证结果,持续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此外,光启技术还在无人驾驶、车路云一体化以及低空经济、商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向新兴市场延伸,推动超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

  刘若鹏表示,经过多年的实践,光启技术已经作出了“1+7+N”的战略部署,即以超材料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超级计算、超材料微电子、先进复合材料及制造、高分子功能材料、高精密机械加工、微波射频天馈系统、先进检验检测七大能力平台,全面赋能各先进制造领域。目前,光启技术通过这些平台,已经为飞机制造、电子装备、舰艇制造、无人驾驶飞行器、智能汽车等多个先进制造行业提供了深度的方案定制、产品制造和技术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苦练“内功”外,光启技术近期还透露了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事项。在引入投资者的方式上,刘若鹏表示,公司倾向于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与投资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希望合作伙伴能为公司在市场开拓、研发基地建设或产能提升方面提供助力。

  “我们对战投的要求是可靠资本、耐心资本,要能支持自主创新,支持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刘若鹏介绍,公司已经跟很多重要的潜在战略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对接,很多内部的尽调工作进展顺利,公司将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及时进行披露。希望相关投资者可以与公司有更多战略上的协同,以确保双方能共同推动新兴技术落地和引领产业升级,从而共享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收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