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科创“沃土” 上海证监局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迈入2021年,上海将如何挥毫泼墨描绘新发展格局下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蓝图?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围绕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上海证监局表示,将持续加强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国资委等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各区政府的信息共享与监管协作,强化各方联合工作机制,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聚焦重点,努力形成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新格局。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2020年,上海证监局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以辅导监管为抓手,持续提升拟上市企业的规范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全力支持上海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助力企业持续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证监局新增辅导备案164家,高效完成辅导验收工作81家,其中当年已上市13家,均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共有39家企业实现A股首发上市,共募集资金1197亿元,同比增长475%;共有103家次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金额2503亿元,同比增长37%;上海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券共计融资4419亿元;4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共融资22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海辖区共有科创板上市公司37家,全国占比17%,列各省份第二位,融资金额合计1099亿元,总市值9943亿元,均列各省份之首。
同时,上海证监局鼓励辖区上市公司开展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实现了产业整合或外延式发展。2020年,上海共13家次公司完成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870亿元,规模同比增长75%。
2021年,上海证监局将继续以辅导监管为抓手,依托“浦江之光”行动,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浦江之光”科创企业库建设。加强调研和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横向沟通,鼓励引导各类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引领科技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等更多重点领域企业,以及新经济代表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上市发展。
助力民营上市公司发展
支持民营上市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为上海辖区民营上市公司提供了发展动能。2020年,辖区29家民营企业实现A股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合计386亿元;28家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567亿元;2家民营企业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涉及交易金额133.46亿元;32家民营企业进行再融资,共计募集资金318亿元。
进入2021年,上海证监局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推动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按照《若干措施》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提高上海民营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举措,围绕优化辖区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环境,推动完善公司治理、规范信息披露,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助力辖区民营上市公司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再融资和市场化并购重组,加快产业升级,做优做强。
再者,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通过加强监管接触力度、强化与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等方式,共享相关监管信息,制定分类化解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上市公司整体风险。
营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0年11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发布《关于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的若干措施》,为推动提高上海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为有效落实相关举措,上海证监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下一步,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扎实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会同上海市有关单位,就《若干措施》的主要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并根据确定的责任分工逐项推动落实;二是结合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上海国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发挥示范效应;三是要求上市公司对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精神和《若干措施》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强化内生约束机制;四是引导辖区各类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发挥市场激励约束机制;五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督促“关键少数”勤勉尽责。上海证监局还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上海司法、公安部门的协作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祁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