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银汇理总经理施卫:愿化一池春水 温润最“真”的幸福
■ “金牛”巅峰对话
农银汇理总经理施卫:
愿化一池春水 温润最“真”的幸福
施卫,经济学和金融理学硕士。2008年3月起任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现任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行长助理、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东京分行筹备组组长。
世间有一种力量,叫坚持。
让价值回报成为一种习惯——2008年,新生的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向外界“首发”这个理念;12年后,面对记者,担纲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总经理的施卫,再一次展示该理念的核心地位。12年间,风雨不断,此念无阻。
如何理解农银汇理眼中的“价值回报”?施卫表示,“价值”二字,代表的是长期价值理念,既包括以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衡量基金经理的投资成果,也包括帮助和推动基金投资人养成长期价值投资的习惯;而“回报”二字,所指乃是以时间为尺来丈量的绝对回报,让秉承长期价值理念的持有人能够持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12年的坚持,让农银汇理的“价值回报”渐成习惯,其成果也逐渐显现:农银汇理旗下权益类产品,最近一年、两年和三年的超额回报均位居行业前五分之一。从规模来看,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农银汇理非货币资管规模达到1465亿元,已是行业佼佼者。
施卫对记者说:“我们时时叩问投资的‘本心’,追寻客户幸福的源泉。我们立志于做幸福投资的创造者、实践者和守护者。为此,我们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不盲目追求,更不会驻足观望。农银汇理基金将坚持做对的事情,帮助每一个家庭实现真正的幸福投资——这就是农银汇理以‘价值回报’为习惯的最终目标。”
叩问投资本心
“投资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自入公募基金行业起,施卫就不断追问自己。
起初,施卫也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如“1+1=2”般简单的问题。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投资的目标,除了不断获取更多的利润,拥有更多的财富外,难不成还有其他的附加成分?
时间悄然重构了他的想法。越是深入了解公募基金行业,施卫就愈发意识到,无论是对基金持有人,还是对基金经理等行业参与者,投资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的延展,渗进了人们生活的千姿百态,也激发了各种责任感与道德心。他渐渐明白,投资成功与否,表象上是更多财富的获取,但实质上,却取决于人们内心的幸福感。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投资的终极目标其实很简单,只不过为了让生活更加幸福。农银汇理将‘价值回报’作为长期发展理念,就是希望通过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让投资者能长期拥有投资的幸福感,助力投资者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过去12年,农银汇理不盲目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集中力量全身心、全方位地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就是致力于能为持有人提供稳定的投资预期。因为农银汇理相信,这是厚积薄发的一条正道。
在施卫的眼里,“预期”能否稳定,是关乎投资幸福度的核心要素。公募基金经历20余年的发展,虽然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迅速,但各种统计显示,基金投资人的幸福指数并不高,核心原因就是在市场反复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时常引发基金投资人强烈的情绪波动,难以形成稳定的投资预期。缺乏稳定的预期,投资者就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的恶性循环中。很显然,在这个恶性循环中反复波动的糟糕情绪,无法让投资人获得幸福感。
让施卫颇为自豪的是,虽然农银汇理的权益类产品规模不算大,但为客户创造绝对收益的能力却非常强。仅以2019年为例,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农银汇理旗下的各类产品为客户获取了115亿元的绝对回报,在今年一季度市场的跌宕起伏中,这些产品继续为客户创造了超过23亿元的投资收益。
若将时间再拉长一些,过去12年,农银汇理旗下的每一只基金产品累计净值都超过1元,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农银汇理曾在市场高点主动停止新基金发行,放弃短期规模的结果。
“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向投资者证明,只要秉承价值投资之心,农银汇理就能为持有人提供相对确定、稳定的回报预期。”施卫说,“在投资业绩上,农银汇理不追求流星般刹那的璀璨,只期望恒星般长久的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