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 资管机构掀“自购潮”
2022年以来多家资管机构发布自购计划,本轮自购规模超过23亿元。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已有东海证券、前海开源基金、中银基金等机构逐步落实自购。
公募人士认为,不必过于纠结短期市场走势,随着一些积极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市场将渐趋回温,预计后续行情会沿着价值与低估值方向发力。
自购举措纷纷落地
2月15日,东海证券公告显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拟于2月17日运用不超过100万元自有资金,申购旗下“东海证券海鑫尊利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2月11日,前海开源基金发布的《关于公司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的进一步公告》显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前海开源基金已于2月7日至2月9日期间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3年以上。早在1月28日,前海开源基金就对外宣告本次自购计划:自购计划公告宣布之日起5个交易日内以固有资金申购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计出资金额将不低于5000万元,并持有3年以上。
中银基金2月8日公告显示,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充满信心,近期已运用固有资金投资于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总计1亿元。具体看,中银基金出资2500万元申购中银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出资2500万元申购中银民丰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出资3000万元申购中银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出资2000万元申购中银高质量发展机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根据华夏基金1月27日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华夏基金自2021年12月以来投资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共计1.2亿元。该公司表示,自公告日起30个交易日内,继续出资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并承诺持有时间不少于1年。
深圳市场人士李翰(化名)指出,资管机构大举自购,是用真金白金提振市场投资信心的行为。此前发布自购计划的基金公司,正在逐步落实自购计划。
今年以来公募自购逾23亿元
本轮自购潮始于春节假期之前的1月27日左右,当时就有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富国、南方、嘉实等公募对外发布了自购计划。春节假期之后,鹏华基金、中银基金、长城基金等纷纷跟进。
需要指出的是,春节假期之后自购行为的发起主体,也由基金公司扩展到了基金经理个人层面。比如,继1月27日发布公司自购计划后,南方基金在2月11日发布公告称,本着与广大投资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南方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罗安安出资100万元认购南方新兴产业混合基金;南方宝裕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孙鲁闽出资100万元认购南方宝裕混合基金,最终认购申请确认金额以基金注册登记机构计算并确认的结果为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6日,2022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包括公司层面和基金经理层面的自购)规模超过23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从历史来看,基金公司自购规模的阶段性峰值多数发生在A股下跌区间,近年来自购基金类型转向股票型基金。自2015年以来,基金公司净自购规模(股票型+混合型)阶段性峰值发生在2015年三季度、2018年一季度、2020年一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与A股下跌区间相对应。
不必对市场走势悲观
前海开源基金荣誉董事长王宏远指出,展望2022年,在大放水难以为继、通货膨胀节节走高、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全球股市开始进入风险释放期属于必然。前几年一直坚持稳健政策且有大量政策工具储备的中国,目前有能力、有意愿、有工具、有执行力支撑经济。
基于此,王宏远认为,全球资本积极追逐中国优质股票、优质债券的长期战略性拐点已经出现,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将行动起来,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2022年中国股市有望成为全球最亮丽的市场之一。
信达澳银基金分析指出,中国经济“稳增长”迹象明显,2022年投资需要进一步专注细分行业挖掘,应珍惜在2800点以下的创业板指及3400点以下的上证指数的布局机会。在行业投资选择上,可关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交运、旅游、养殖、地产链等超跌行业;二是“双碳”领域的绿电、新能源、风电、光伏等赛道,这些板块的长期发展逻辑没有改变;三是环保、建筑等逆周期板块,其业绩增长确定性将在2022年有更充分体现。
招商基金指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的核心关注点在于宽信用的节奏,地方债与地产作为宽信用的主导因素,已成为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观察方向。往后看,在“稳增长”诉求下,基建领域将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发力。近期市场会沿价值与低估值方向发力,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加速推进,基建与地产预期均将逐步上调。当前市场价值风格仍将阶段占优,成长型公司尤其是赛道型公司的机会还需要等待风险偏好的进一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