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基金郜哲:业绩兑现将成AI投资重要抓手
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DeepSeek近期横空出世,给科技界带来了巨大震撼。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的基金经理郜哲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式,进一步推动了AI平权进程,无论是对算力端还是对应用端,都带来了明显的提振效应。
随着服务器、大数据中心、芯片等环节业绩兑现可能性的显著提升,办公、搜索、影视制作、编程等应用“爆款”可期,郜哲预计,国内AI投资有望在年内实现从主题投资向景气投资的过渡,业绩落地情况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抓手。
DeepSeek重塑AI产业发展
DeepSeek之所以在业界受到瞩目,郜哲总结,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DeepSeek通过更复杂的编程,大幅提高底层计算单元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了算力成本;其次,上层机制通过抽象方法进行重新整合,模型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第三,数据蒸馏技术使其可以把过去其它大模型的数据加以利用,训练效率明显提升。更为重要的是,DeepSeek的开源生态推动了“科技平权”加速落地。
“算力端过去集中在光模块方向,主阵地在美国。一旦中国成为主阵地,算力端的需求不光体现在训练侧,还会蔓延到端侧,服务器、大数据中心、芯片等环节都可能有较好的业绩兑现。”郜哲观察,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扩大算力资本开支,服务器、大数据中心等环节的景气度或得到明显提升。
不仅是算力端,郜哲展望,在AI赋能下,办公、搜索、动画、影视、编程等应用环节未来都有爆发机会。“对比海外来看,这些应用环节2024年已经有30%-50%的业绩增长,当国内真正实现大模型技术平权之后,这些应用环节均有望实现业绩落地。”此外,多模态大模型赋能的机器人、自动驾驶同样受益,在郜哲看来,这些领域在2025年大概率迎来商业化的开端。
结合产业目前的进展情况,郜哲认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芯片等上游的算力端环节投资机会可能更加明确,其它领域还需要观察后续的进展情况,“当互联网大厂凭借自己的数据优势和用户黏性优势做出热门产品的时候,应用端可能才会看到更多的业绩落地”。
密切关注业绩落地情况
DeepSeek撬动的新一轮AI行情,让市场聚焦AI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特别是在国内ETF大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相关主题ETF已走到台前。
郜哲表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主题的指数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跟踪单一市场指数,例如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另一类是跟踪全市场指数,即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
“由于人工智能产业链较长,环节分布在多个板块。例如光模块相关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创业板,芯片、半导体相关的公司主要在科创板,服务器、大数据中心相关的公司主要在主板,传媒、泛娱乐相关的公司主要在创业板,部分办公、扫地机器人相关的公司在科创板,机器人、智能穿戴、图像识别等相关公司在主板。”郜哲详细介绍。
基于人工智能产业链广泛的行业分布,华富基金与中证指数公司在设计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之初,就希望能够对AI算力以及应用环节进行全面覆盖,同时真正筛选出边际景气度向上、业绩能够落地并且与AI发展关联度最高的一部分公司。在成分股筛选时,郜哲介绍,指数选用AI业务收入占比、营业收入增速两个指标进行市值加权,即根据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收入占比得分×营收增速得分的结果,从全市场选出综合得分最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目前在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成分股中,算力端和应用端大约各占一半,算力端主要包括光模块、服务器、芯片等,应用端主要包括办公、传媒、自动驾驶、机器人、图像识别等,整体上覆盖范围较为均衡。
“在DeepSeek的催化下,国内AI投资或从主题投资逐步过渡到景气投资,业绩兑现情况将成为下一阶段重要的投资抓手。”在郜哲看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采取的AI收入占比、成长性指标的筛选策略有效性或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