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赵学勇团队在内蒙古奈曼旗建立的农田试验场,这里曾是一片荒凉的沙地。 钟欣 摄
中新网兰州3月4日电 (记者 丁思)“国家要划生态红线,但是如果老百姓没有生存的空间,谁来保障生存和发展这条基本线,它也很关键,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生态红线与发展基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人员赵学勇一直探索的问题。
2016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于2月在兰州召开。由赵学勇等主持完成的“半干旱典型黄土区与沙区退化土地持续恢复技术”项目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他第三次获得该奖项(一次二等奖,两次一等奖)。
半干旱黄土区与沙区是中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典型区,也是中国北方“三农(牧)”问题相对突出和土地退化风险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赵学勇说,经过50多年的治理,土地沙漠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区域性逆转,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小、植被盖度增加,但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压力增加,目前普遍面临水资源可利用性减小、人工植被稳定性下降、植被恢复难度增加等问题。人工植被大面积死亡、植物生产力下降及“空中造林”现象普遍。土地退化已成为生态改善与社会发展的制约要素。
2011年至2014年间,在治沙一线工作多年的赵学勇带领团队,以北方半干旱典型黄土区和沙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兰州周边黄土森林-草原区、科尔沁沙地、乌兰布和沙漠为试验示范区,开展了退化生态系统保护、持续恢复和有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我们是一个来自于甘肃、工作于内蒙古、服务于全国、成就于世界的团队。”赵学勇介绍,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面积约为94万平方千米,跨越甘肃、内蒙古两个省份,难度很大。
针对半干旱黄土区和沙区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水资源短缺、可利用性下降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以及人工恢复植被稳定性差、风沙区风蚀条件下土壤贫瘠和保水性差、密集型流动沙丘生境条件恶劣、植物种子难以固着和造林苗木成活困难等问题,该项目创新研发和推广了半干旱区有机混合物诱导土壤生物结皮快速生成技术、密集型流动沙丘植被稳定建植的技术体系等,并发布了甘肃省地方标准《红砂林保护与恢复技术规范》和《沙拐枣育苗技术规程》,弥补了相关技术规范的不足。
目前,该项目在中国北方半干旱黄土区和沙区推广应用各类技术累计约110万亩,其中在甘肃省兰州市周边黄土丘陵区推广应用约70万亩。
“保护生态的同时,如何能保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与流动沙丘“斗争”的同时,该团队也思考着如何优化半干旱黄土区与沙区生态经济植物繁育与栽培技术。
赵学勇回忆,“30多年前,沙漠科研人员初到内蒙古工作,当地农民都认为我们城市人不会种地、不会养殖;而当地农民以玉米、高粱和谷子之类的杂粮为主要食粮,村落四周都是流动沙丘,经济状况非常差。1987年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约178元。”
对此,赵学勇的前辈同事们从兰州引进适合沙地生长的西瓜种子,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尧勒甸子村进行试种和推广。“种子是我们买的,栽培技术是我们试验的,卖了西瓜的钱是农民;如果赔了,都由我们承担”,赵学勇说,当时老百姓种一亩地纯收入是30-50元,而种植节水西瓜之后一亩地可收入1000元。
“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他们的亲戚、邻居都来跟着我们学习种植技术,我们的示范村也从1个变为3个”,赵学勇说。实验成功后,每到种植时节,农民们会主动进行技术咨询,今年应该种什么、种多少、哪些品种好、虫害用哪些药等等。
当时,尧勒甸子村拥有2万7千亩土地,80%是流动沙丘。如今需要把植被拔掉,人工造出一片流动沙丘,用于流沙固定试验。与此同时,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也增加至9000余元。
截至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甘肃兰州城关区、皋兰县、榆中县、内蒙古磴口县、奈曼旗、库伦旗、科尔沁区等地推广应用48万亩,新增产值累计4500余万元,促进了该区域生态系统持续恢复技术体系的改善,产生了明显的生态社会效益。
中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约27%。中国一直在寻求与沙漠的共生之道。
赵学勇说,过去,我们过度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樵采和放牧现象普遍,导致沙漠化进程加快。在某些地方出现房屋被埋、村落凋敝,经历了“沙进人退”的痛苦历程;经过50多年的治理,有了“沙退人进”的局面,但我更认为是一种“人沙对峙”的状态,需要更大的努力。
赵学勇说,我们的国土面积就这么大,资源存量就这么有限。这种进退两难的“人沙对峙”状态必须得到改善,或者说“突破”。我们要探索生态恢复和经济协同发展的良方,让科研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并“走入政府决策库”,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