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1日电(毕彤彤)高校“开学季”来临,此消彼长的校园贷再次成为各地银监和教育部门的严打对象。
9月20日,重庆银监局透露已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的要求,全面叫停了各类网络平台的校园贷业务,并提醒大学生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合法主体,只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日,浙江银监局、教育厅联合2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启动了“浙江省防范和打击非法校园贷主题宣传月”活动。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北京某高校提示抵制校园非法借贷 中新经纬 毕彤彤摄
校园贷转型 正规军入场
为了满足大学生的信贷需求,在禁止校园贷网贷平台为校园贷“堵偏门”后,监管层又打开了一扇“正门”。
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曾在今年6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从事校园网贷业务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发校园网贷业务标的,根据自身存量业务情况,制定明确的退出整改计划。同时又指出,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持牌金融机构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去年开始,分期乐、优分期、趣分期、名校贷等都开始转型进军白领市场。而近期又有媒体报道,分期乐、聚美优品“颜值贷”等机构都在违规进行校园贷。
分期乐发布公告称,媒体对监管政策及分期乐商城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误解,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消费分期和贷款,并不代表都是违规校园贷。而且,分期乐商城不是网贷机构,而是一家电商服务平台,分期乐自身不提供信贷服务。对于登记为在校大学生身份的用户的信贷需求,分期乐不再推荐给网贷平台,而是推荐给监管允许的持牌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最终审核并提供信贷服务。
校园贷退场的同时,“正规军”们也在加速入场。近期,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大学生融e借”,贷款金额按照在读学历最高可贷2万元。而从今年5月以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已先后试水校园贷。中行“中银E贷·校园贷”,贷款金额最高达8000元,贷款期限可延长到毕业后;建行“金蜜蜂校园快贷”,给予在校学生1000元到50000元的授信;招行“大学生闪电贷”,可直接在手机App上申请,最高额度8000元。
业内呼吁限制大学生卡数额度
实际上,这并不是金融机构第一次进校园。早在2002年,银行曾为在校大学生办理信用卡,但因大学生群体透支现象严重,银行坏账风险加大等原因,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在2009年5月叫停,商业银行也就退出了校园信用卡市场。
这次金融机构二进校园,还会重蹈覆辙吗?
我爱卡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采访时表示,大学生群体是银行信用卡的“处女地”,拿下这部分人群有利于培养信用卡的潜在客户,因此银行肯定会加码入局。
中国科技金融法律研究会理事肖飒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表示“金融机构与P2P的催收手段和程度不同,起码不会允许‘裸条’等恶劣担保形式的推出。但必须保持警惕,大学生过度消费,透支未来的做法不能大肆鼓励。”
董峥建议,银行应该对大学生的持卡数量、额度等方面进行相应限制,比如限制在2张银行卡和1万元额度,防止多头重复借贷,如果多家银行都对一个大学生授信,就会造成信用额度膨胀。同时通过相关微信或信用卡App及时通报信用记录、延迟登录征信记录等方式,提醒学生对信用记录的关注等。
“银行应该承担起培养大学生信用自觉意识的责任,使大学生明确信用的重要性。”董峥强调。
肖飒认为,给大学生放消费类贷款,是老百姓金融服务“获得感”的一种体现,但是,由于大学生很多不具备金融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贷款也应当遵循投资者适当性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应当评估自己的打工收入和第二来源即家长的收入,避免“裸贷”或者非理性借贷,由于我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失信后,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