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忙一年,保险公司2017年将给保民赚来多少利润?给股东带去多少回报?虽然保险公司不需要像公募基金那样排名,但是作为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代表着过去一年的奋斗成绩,是投资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同行业内外比较的基准。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多家保险机构了解到,业内普遍预估2017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在5.4%左右,比去年5.66%会有所下降,但是这个成绩也十分来之不易。下降原因主要是债市拖了后腿,所幸2017年股市表现超越预期,让不少公司账面浮盈大增,扳回一城。
这一轮白马股回调,市场纷纷猜测,抱团取暖的陆港通、QFII、基金、险资等众机构,到底是谁跑得快?有观点指向了险资,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
整体表现:2017年收益率有望达到5.4%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多家保险机构了解到,业内普遍预估2017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在5.4%左右,比去年5.66%会有所下降。
“今年保险机构的成绩来之不易。”一家资产管理机构另类投资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估计险资今年全年收益在5.4%左右,比去年略有下降,但是在利率见底上行的今年,取得这个成绩十分不容易。
究其原因,主要是债市拖了后腿,但所幸股市表现超越预期,让不少公司账面浮盈大增,扳回一城。
今年前十月的数据显示,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78%,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5.69个百分点。前10月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近6000亿元。
在资产配置结构上,流动性资产比例降低,定期存款占比持续下降,债券投资占比明显上升,其他投资占比持续上升。
债市投资呈现两大特征
1、收益率上行压制存量债券
2016年保险行业实现净利润接近2000亿元,投资收益率5.66%,较2015年下降近2个点。
采访中,多数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认为今年恐怕免不了再次下滑。主要是受到债券市场下跌的影响。
今年债市一路下跌,年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10年期国开债突破5%,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行至5.2%。
债券是保险机构配置的主要品种,主要列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资产类别之下。债券价格下跌,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影响最大。有大型保险机构人士估计,这两块存量资产占整体债券投资的3成左右。
为了应对债市下跌对投资收益的冲击,有保险机构将更多的债券放在了持有至到期项下。比如平安的保险资金组合,近年不断加大持有至到期项下的债券比例,一度占到固收资产的87%。
有一些机构早前为了应对低利率周期,将债券久期缩短,以便于到期后再配置提高收益,以致于今年到期资产的规模较大。但随着债市一路下行,重新配置的债券如果不放在持有至到期类,往往一买入就产生了浮亏,不少投资经理苦叹“又买早了”。
2、季末行情盼头不大
已经熊了两年的债市要跌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正在机构盼望年末会有一波吃饭行情的时候,11月17日,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加速上行,债市再次承压。
资管新规作为跨市场、跨部门的综合性监管规则,是资产管理行业监管规则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泛资管行业的发展格局、经营趋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人士表示,该指导意见对于打破刚兑、消除资金池等许多关键问题的处理上给出具体定义和操作方法,可执行性强。同时该《指导意见》设置了较长的过渡期,至2019年6月30日才正式实施,目前市场还处于消化阶段。
“债市去杠杆还在路上,随着明年出资管新规陆续落地,各监管机构的细则也会出台,需要重点关注政策性影响。” 该人士认为。
谈到季末行情,该人士表示年底债券市场可能会有季末行情,和今年之前的几个季度一样,但是机会不会很大,目前总体市场情绪弱势。
除了资管新规,美国税改对国内债市的影响也偏负面。税改一方面会提升美国经济增速,提高美国长端利率,美国加息次数可能超预期,这会对国内利率也有传导;另一方面,税改可能导致国内资本外流压力,使得国内货币政策要保持偏紧。
股票投资的丰收年
1、抓住白马股行情
价值蓝筹、白马股一贯就是保险公司在权益投资策略里超配的品种,今年保险公司深深获益于这个好风格,弥补了在债券上的失落。
今初至今,上证50指数上涨24.63%,不少保险机构都持有上证50成分股。比如中国人寿持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上汽集团等公司;中国平安持有工商银行;非上市保险公司中,安邦保险持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保利地产等公司;富德生命持有浦发银行。中国太保旗下保险公司持有大秦铁路、万华化学(今年涨幅翻倍);华夏银行持有的中国平安浮盈估计200亿左右。
股票浮盈对大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有多大?
去年三季度,中国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0%,其中,因为权益类投资价差收入减少,令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减少了30.3%。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95%,正是是因为投资收益的增加。虽然2016年三季度利润增长的“大坑”为今年大涨95%打下了伏笔,但也可以看出今年权益投资浮亏减少、甚至浮亏变浮盈,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增长效果明显。
再看中国平安,今年前三季度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5.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4%。投资收益能稳步提升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资本市场回暖影响,股票基金买卖差价亏损减少”。
2、保险机构投资业绩分化
虽然保险机构深爱白马,但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条件这么操作。
通常来讲,大保险机构更有条件携重金买入白马压舱底,但小公司就不一定了。
一位小型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表示,由于公司偿付能力并不高,而股票投资对偿付能力的消耗比债券要大得多,所以公司重仓债券等固收类D 资产近90%,在股票上的配置非常少。
没有分享到股市收益的保险公司,今年投资收益的压力固然很大,但没有踩到漂亮50的公司,日子也没有过得太好。
“在价值蓝筹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部分白马价值股甚至出现了翻倍涨幅,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仍有超70%个股未能取得绝对收益。”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人士表示。
3、险资投资策略发生变化
整体而言,保险机构今年投资策略发生如下变化:
A、集中力量持有蓝筹白马股,蓝筹股对偿付能力的占用低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
B、在AH市场加大力气寻找高息股票,遇到好资产不惜到香港去举牌!主要是为了提升股息,提升权益类投资对利润的正面贡献。
C、增加“持有至到期”的项目,减少市场波动对利润的影响。
另类投资比年初增加4个百分点
每当利率上升的时候,保险资金在直接融资领域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毕竟相比银行、信托贷款,保险资金的体量大、久期长、价格优。
今年保险机构在另类投资的比重继续增长。前10月,保险资金在除了银行存、债券、股票和基金之外的“其他投资”类余额有5.66万亿元,占比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38.5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59个百分点。
另类投资中,基础设施、信托等金融产品、长期股权投资等领域投资增长加快。
保险资金的债权投资计划都是直接对应具体投资项目,期限通常为5-10年,以固定利率为主,收益稳定,较少受经济波动、宏观政策及再投资带来的风险。投资项目多为国家重大工程和民生项目,交易对手大部分为大型央企或行业龙头企业,增信方式规范,信用风险可控。资产支持计划基础资产明确,对主体信用依赖低。
日前,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在一次讲话中表示, 保险资金另类投资和非标投资的适度变化,既是适应多元化配置和分散风险的客观需要,也是在资本市场缺少长久期资产下的自然选择,是保险资金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表现。
“总体看,保险资金另类投资风险总体可控。当然,监管部门也在密切关注另类投资快速增长带来的风险隐患。”任春生表示。
2018年在哪里寻找机会?
上证50从今年11月下旬开始出现了一波调整,是捡钱的机会还是应该谨慎对待?一家接受采访的保险资管机构认为,今年以来价值蓝筹持续上涨,在蓝筹股估值显著提升后,要降低收益预期:涨幅中估值驱动贡献的更多,而且估值都超过了历史中位数。
在明年投资方向上,该人士表示,会重点关注价值型、消费升级+集中度提升,以及新能源、5G等新产业趋势。
整体而言,该机构依然看好2018年宏观经济和权益类资产表现。这是基于,在政治格局方面,未来5-10年将会非常稳定,政策环境较好;经济状况方面,十九大规划了美好的经济发展蓝图,未来经济可以保持5%左右的增长;社会风险方面,十九大对各类风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预防解决方案,涉及金融市场风险、环保,国际外部环境等等方面;国际地位方面,中国已经是G2成员,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完善,未来权益市场波动料不会出现巨幅波动。
“因此,我们对2018年股票市场展望是市场温和上行,个股继续分化,主要挖掘结构性机会。”
上述看法在大型保险机构中比较有代表性。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投资总监邵佳民表示,国寿养老相对看好固定收益与权益类资产领域中的结构性机会。
邵佳民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当前利率水平处于过去几年的历史中枢水平,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速下行,以3-5年为时间窗口来看,利率重新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经济增长平稳,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短期利率下行动力不足,甚至不排除短期内利率继续向上波动。
在这种预期下,固定收益投资主要从票息的角度出发,更看好成本计价类的配置机会,这些资产配置期限为3-7年,票息已经超过了过去5年年金资产的加权平均收益率,非常具备配置价值。
在权益投资方面,邵佳民认为,今年市场持续分化,业绩确定、估值合理的价值蓝筹持续上涨,估值较高、业绩波动性较大的中小板、创业板持续下跌。今年以来的分化确认了未来几年权益投资的整体思路,一方面是投资中国的核心资产,另一方面是未来股价的上涨都要以业绩为导向,兼顾估值,集中看好大消费、行业龙头、中国制造业升级等领域。
风险方面,保险机构2018年会重点关注市场信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及股市波动风险。
险资动向>>>
权益投资拯救险资 今年保险业投资收益可达5.4%
险资四季度“踩点”209股 白马蓝筹竟已不是首选!
险资11月份调研130家上市公司:新和成当月涨幅最大51.02%
险资持股银行比例逾10%达到6家 多家银行撞监管红线
龙头上市银行估值回升明显 险资出手“买买买”
保险资金10月权益仓位抬升0.6个百分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