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方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
其中去年以来经济增速最低的几个东部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今年上半年经济比去年同期大幅好转,与全国,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普遍回落,形成了鲜明对比。
针对这种经济分化比较大的情况,浙江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聂献忠认为,这与东部地区加快转型有关。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已经转移到了中西部,东部更强调技术升级,而转移到中西部的一些产业可能有过剩,难以获得持续快速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均派出调查组,分别赴各地进行调研。各地提出的给以政策支持的呼声比较高。国家可能会强化东西部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跨省区的协调,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反过来也可以相互支持。
针对西部提出的差别化政策,决策层可能在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以更大支持力度,其中采取财政贴息,更大力度财政转移支付等,对于中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会给以更大的支持。
东西部经济出现分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广东、北京、上海经济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加快。
其中浙江、广东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分别为8.3%、8.5%,比去年同期的7.4%要高。北京、上海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7.7%,也分别比去年同期两地的7.2%要高。福建则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1.3%,与去年持平。
但是中西部省份经济回落幅度普遍下降。
比如陕西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1%,比去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四川今年上半年为10.1%,回落2个百分点以上。宁夏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9%,低于去年同期的11.5%。贵州、重庆今年经济增速为12.5%、12.4%,分别比去年同期两地的14%左右的增速有所下降。
中山大学教授袁持平指出,沿海一些地区加快,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的结果。
他的说法不无道理。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良好。其中浙江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1%和9.2%,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浙江统计局的报告称,浙江“机器换人”成果初现,上半年,全省工业技改投资2165亿元,同比增长35.7%,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2.9%,比去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目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相关调研组到沿海地区进行了调研,认为该地经济增速尽管整体低于中西部,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聂献忠认为,东部一些传统的制造业,比如化纤、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已经大批转往中西部,东部更多地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此外,东部地区更多地强调民间投资,特别是浙江,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比较大。
“西部也有一些新兴制造业,但是相比东部还是少些。”聂献忠判断,转移到中西部的很多产业属于过剩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国家有望强化区域合作
面对东西部经济出现的较大的分化,目前西部提出了进一步加大东部一些过剩产业转移到西部的想法。但这可能难以成为现实。
国家有关部门认为,东西部更应该强化区域合作,其中东部地区可以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发展,反过来中西部也可以给东部地区支持。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跨省区的协调上可以多下功夫。
同时国家对中西部也会实施差别化政策,在财政转移方面向中西部,尤其是农村地区倾斜,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其支持力度还会加大。东部地区要加快转型升级,更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稳定就业,包括农民工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西部一些地区本身也污染比较严重,下一步要好好研究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模式,看是否能与东部不一样。“发展是肯定的,但是将来采取什么政策引导?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他在近期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上说。
他建议,国家加大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可以在新能源的财政支持、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及大学生培训等方面,给以更多的支持。
贵州大学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红则认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意愿强烈没错,但是需要注意实力。比如有的县市发展工业园区,仅垫资就需要本级财政收入15年不吃不喝才可以还清。
对于这些地区,应该进行教育扶贫,让他们通过教育资助获得生存技能,“这是最长远、最彻底、最没有后顾之忧的扶贫措施。我们现在在做,但做得还不够。希望未来更加强。” 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