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篇:为企业减负 让人民受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开启又一新阶段。
几年前的神州大地上,现代化中国的建设迫切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支撑,不断激荡的改革浪潮也呼唤着新的社会活力的释放。
顺应时代的需要,世界瞩目之下,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拉开序幕——为企业松绑、为百姓省力、为创新清障、为公平护航……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放管服”改革,为中国经济谋划更有活力的蓝图。
从改革商事制度到大力实行减税降费,从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地方探索“一个部门管市场”到“最多跑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以激活市场、便民利民为出发点的探索,为政府转变职能和提升服务能力不断积蓄能量。
今天,从中央到地方的实践表明,“放管服”改革已经取得超出预期的进展,在激发社会创造力、释放市场能量、增进民生福祉、多维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成效明显。
这场发自政府的深刻变革,指向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和满意度更高的百姓生活,为近年来实现经济稳中向好完成了关键一招,也为党和国家在“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百姓福祉”这份考卷上书写了新的答案。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让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
“放管服”是一个系统性的革命,既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打造权力瘦身的“紧身衣”,又要做好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在变革职能、下放权力的道路上步履坚定:
先后分9批取消下放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18项;
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完成,非行政许可审批退出历史舞台;
国务院各部门设置的执业资格削减70%以上、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
通过由点到面推开营改增、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2013年至2017年,累计减轻市场主体负担超过3万亿元。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多措并举,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赢得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好评。
北京启动全程电子化登记,一次性取消调整各类“奇葩证明”100多项,制定多个专项责任清单,着力构建“覆盖全市、一次申请、一网通办”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
上海浦东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证照分离”、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住所登记制度改革等商事制度改革,改革试点效应充分显现;
天津深化“一个部门管市场”,深入推进“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号码管服务”;
浙江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新模式”,领证时间缩减到“60分钟当场领证”……
对各级政府而言,简政放权是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用政府减权限权和监管改革换来社会创造力的释放,让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
几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明显优化,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了政府的作用,人民所期待的服务型政府正在加速形成。
多举措为企业松绑减负 ——让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竞相迸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日前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底,日均新设市场主体5.8万户,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千人企业数量达24.7户,较商事制度改革前的2013年11.36户增长了117%。数字背后,是5年多来百姓不断提升的投资创业热情,以及市场活力的持续释放。
十八大以来,针对开办企业准入难、门槛高、环节多、效率低、期限长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重大决策,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条件。
通过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住所登记手续,使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推动涉企证照大幅精简;经营许可审批改革不断突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这项改革降低了创业准入的制度成本和企业的经营负担,让企业经营者深感“跑的路近了,花的钱少了”。
作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商事制度改革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在改革发展全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国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放管服”改革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紧密结合,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0%以上,以网上购物、网络约车、网上订餐、网上金融信贷等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深刻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16年,针对网约车等这一经济形式的出现,国家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赋予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同时加强相关监管,引发市场的强烈共鸣。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共享单车的运营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共享单车经营模式的健康发展,为新经济新业态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解决企业负担较重的问题,近年来, 国家不断通过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2017年,政府全年为企业减负10234亿元。2018年,政府再度密集出台“减负”政策,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试行留抵退税等三大增值税改革,提高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依然切实保障企业的获得感。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清除束缚企业创业创新的陈规旧制,营造更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积极创新市场监管手段,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针对群众痛点难点出招——让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便利
“如果不能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就不是我们要的‘放管服’改革。” 2018年7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放管服’改革不能自拉自唱、自我欣赏,不能只‘放’那些无关痛痒的审批或许可,而要针对群众的痛点难点出实招,改革最终的成效要由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评判。”
2015年至2018年,李克强总理连续四年就 “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这一主题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谈及“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聚焦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计利当计天下利”,“切实向人民群众让利,向市场主体让利”。
从根本上而言,“放管服”改革是一场相忍为国、让利于民的政府革命。而“放管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关键就在于顺应群众期待、遵循经济规律。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各地纷纷结合实际、顺应群众的期待,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如改革居民身份证申领制度、推行驾考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车检制度改革、设立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等,在各个方面强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2016年底,浙江省首创“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这一实践带来了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放管服”改革探索出许多可复制的便民经验,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推广。
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益处不断显现。在许多地方,“盖不完的公章”、“走不完的流程”已经成为过去时,“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等优化服务的举措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不断萌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满足着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社会发展的红利。
“现代政府一个鲜明标识,就是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诉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让人民群众满意,让市场主体顺心,改革才会取得实效,”李克强总理指出,“各部门各地方负责人都要多倾听基层呼声,多了解百姓诉求。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哪里有痛点和难点,我们就要从哪里改起。”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和任务。在改革中直面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会停止,全面深化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新时代、新形势之下,“放管服”改革任重而道远。但面向未来,这场旨在“让利于民”的改革势必将推动政府在社会变革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引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加美好的现代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