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宽信用趋势不变 经济企稳回升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胡月晓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最新的金融数据表明,笔者此前预判的“宽信用”已来——社融大增长的同时,非信贷融资显著复苏。当然,当前建立在实体经济回暖之上的“宽信用”,与过去的“宽信用”有着显著区别,过去更多地体现为表外融资,因而在资管新规等引导规范经营的金融监管强化冲击下影响较大,当前则主要体现为表内。货币政策效应由中性转向积极,意味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信用环境改善

  “首月效应”和“次月效应”后,货币、信贷市场上又迎来3月效应。每年的3月份,居民短期贷款都会有大幅回升现象。如果说企业部门3月份的新增信贷规模回升,还是政策放松和鼓励的结果,那么居民部门新增信贷的回升,则主要是季节性回升规律作用的结果。居民部门3月信贷回升,显然和楼市回暖有较强联系。2019年后,楼市成交呈现了逐渐回暖的态势,成交再现放大态势,这直接激发家庭部门的各期限信贷需求增长。可见,过去的货币、信贷增长偏软状况,主要是政策导向下需求受到限制的结果。2019年货币环境悄然间转向宽松,因而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的需求满足度都得到提高,两部门的新增信贷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回升。

  2019年,对货币、信贷边际放松的幅度,普遍预期有限。即使1月份超预期回升金融数据公布后,市场仍对快速回升持保留态度,2月份偏保守的数据更是加深了市场对货币有限放松的主流预期。市场预期趋于放松的货币环境导向,在2月数据公布后已得到修正,机构普遍预期未来货币政策导向重新转向平稳。

  正如1月份的超预期回升是季节性现象,笔者认为3月份的超预期双回升格局,同样不具有持续性。1月份回升的首月效应过去后,2月份的信贷和货币增长如期回落。3月份超预期的金融数据,主要是受3月居民户贷款季节性回升的影响——春节后次月,同样是居民短期贷款的集中发放期。

  2019年以来,市场对货币、信贷趋于放松,有着较为一致的预期,差异仅在于放松的程度。但是,对于信贷、货币回升后的流动性环境,是否会全面好转,即宽信用能否发展,机构间预期差异却较大。部分机构认为,宽货币和信贷的回升,难以转化为“宽信用”,全社会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将延续。笔者一直认为,货币、信贷延续“稳中偏升”的同时,宽信用发展趋势不变。

  2019年3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8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2019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29万亿元,同比多增1.44万亿元。可见,社会融资增长相比信贷增长,显著多增,“宽信用”的格局重新呈现。

  货币环境由“中性偏紧”转向“中性偏松”,必然带来信用环境的改善,因而“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也是必然。在资管新规等金融监管规范化进程早已完成的当下,宽信用的倾向性格局呈现,加之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因此,在“宽货币”向“宽信用”的转化过程中,并不存在过长时滞。

  资管新规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进程早已完成,金融市场重新进入平稳运行期,市场发展将更规范有序平稳。2018年金融经营规范化后,表外融资野蛮增长的态势改变,增长更为平缓。为防止资金“脱实向虚”,表外融资增长受到了政策的较多关注。1月份企业部门的票据融资增长突破了5000亿元,就引起了货币当局的注意,这直接导致了2月份票据融资的快速回落,使得社融中表外融资增长重新回到收缩状态。3月份,企业票据融资规模再度下降至978亿元。企业票据融资下降,表明相应票据业务的收缩。

  但表外融资的回落,并非表示“宽信用”受到限制。资管新规等金融监管规范后,表内非信贷融资业务将得到发展,金融市场将重新进入多元化发展期,即宽信用将逐渐恢复。

  在当前楼市调控背景下,借助表外融资的房地产融资将进一步走低,未来的“宽信用”发展,将更多地建立在实体经营之上。基于金融回归实体的宽信用,与以往基于房地产融资的宽信用不同,表外融资的复苏将有限,未来的宽信用发展,将更多地建立在市场型直接融资的发展基础上,如各类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回归平稳

  当前货币环境明显改善,流动性紧张局面有效缓解。2018年底和2019年初的降准、降息,迅速扭转了货币环境,资金紧张局面得到缓解。2019年以来,外汇占款重现了持续小幅回升的态势,加上PSL等持续的投放,货币市场呈现了持续的宽松局面。

  中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底部徘徊”阶段时,货币、信贷扩张对经济的激励作用有限,经济底部运行时期的主要阶段任务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即结构性任务超过总量性任务,因而货币政策效应转向中性。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渐见效,以及供给侧改革政策重心的变化,货币政策效应重新趋向积极。2018年三季度后,供给侧改革重心转向了以基建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补短板”,为货币政策效应转向积极奠定了基础。供给侧改革的“补短板”重心在经历了短暂的3-6月后,政策重心再度变化,转向供给侧改革内容最后一阶段——“降成本”。

  在“降成本”的政策引导下,货币的政策效应更趋积极。可见,我国过去货币政策效应呈现中性,是中国经济转型期底部运行阶段的独有表征,当货币政策效应重趋积极时,意味着经济即将企稳回升。

  2019年3月份,货币和信贷增长双超预期大幅回升,货币对经济回升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体现,前期已呈现见底企稳回升态势的投资,仍将延续平稳回升态势,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回暖。

  笔者预计,在季节性波动过去后,信贷、货币快速回升的势头不会延续。

  1月份的创纪录信贷和社融增长,不是政策放松加码,而是银行体系经营中季节性现象带来的首月效应;3月信贷、货币的超预期回升,同样是季节性现象,是政策偏松倾向下,季节性波动程度加大的结果。进入二季度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于年初的经营集中扩张等季节性消退,未来信贷、货币的增长将重趋平稳。货币增长平稳的格局,从根源上看,是基础货币增长难以有效地持续扩张所决定的。

  货币结构调整历来是货币当局的政策重点,并比总量目标更为看重。3月份信贷、货币的超预期回升,主要是居民部门增加所致,说明增加资金大都流向楼市,这与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总倾向明显不符,预计货币当局等部门,会针对房地产融资出台更多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约束资金流向楼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