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金融科技 让利中小微企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唯有加强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能力,才能破解首贷难题,精准让利中小微企业。
金融科技将成重要抓手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金融机构让利中小微企业有空间。金融科技将成为金融机构精准发力的重要抓手,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分析道,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保护数据安全、释放数据价值、建立智能风控模型,建立起信息共享和沟通的桥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铜川长虹路支行主任柜员郭晓燕根据一年来的调研情况和抗击疫情期间的切身体会,建议大力推广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机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鼓励创新融资形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多层次拓展资本市场对于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认为,需要加强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能力,对企业精准画像,通过自动化流程降低小微企业小额贷款的服务成本。
创新监管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完善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鼓励银行业与金融科技企业深入合作,建设中国版的开放银行。鼓励银行和金融科技企业共创安全有效的数据融合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共享。
骞芳莉建议,要进一步放宽普惠金融市场准入。首先,在政策层面适当放宽普惠金融市场准入,鼓励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新型小微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数字科技企业获得征信相关资质。
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改善监管方式,借助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手段,提升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加强对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提高监管覆盖面和效率,完善金融监管的长效机制。
在马上消费金融创始人兼CEO赵国庆看来,推进金融科技与全业务链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化服务能力,是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所在:加大科技自主研发力度,掌握具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数字技术;将技术成果充分于业务场景中转化落地,改变传统运营模式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打造能够灵活满足多元场景下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快速适配迭代的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