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暖心更暖市 “云上”促转型——广西“暖心生活节”激发消费经济新活力

向志强、杨驰、黄庆刚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7月15日电  题:暖心更暖市 “云上”促转型——广西“暖心生活节”激发消费经济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向志强、杨驰、黄庆刚

  千万人次领券,数十万家企业参与,带动交易额超千亿元……持续3个月的“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面对疫情给消费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激活“云消费”推动本地特产外销,消费模式创新也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

  小小消费券撬动大市场

  “今天包厢都订满了,还有不少客人在等位,服务员忙不过来。”在华华火锅餐厅南宁公园路店,最近几个月生意很是火爆。华华火锅餐饮公司副总经理陈强发说,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发挥了积极作用,“店里张贴提示,鼓励客人使用线上支付的消费券。”

  几个月前,餐饮企业面临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广西商务部门统计,疫情严重时期,80%的零售商店、90%的餐饮业停业。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广西抢抓时机,与电商企业合作,启动以“暖心、暖市、暖生活”为主题的“暖心生活节”,大力鼓励推动“云消费”。

  自3月26日起,广西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大到企业商超,小到街头烧烤摊、便利店,消费者领券后可享受餐饮、购物、景区、酒店等多个行业优惠,从线上向线下引流。截至6月29日,已有55.6万家商贸企业参与活动,超过1440万人次领取消费券,广西支付宝用户活动期间总交易额累计达1047.6亿元。相关统计显示,消费券直接撬动消费杠杆比例达到1:9.6。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云”上购车、5G新消费、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出行、购物、餐饮、通信等多领域消费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据统计,活动带动广西线下实体店累计交易额达874亿元,其中“云”上购车带动汽车销售突破5.87万辆,销售近80亿元。

  五菱宝骏天猫官方旗舰店推出秒杀活动,40辆汽车5分钟就售罄,10辆E100新能源电动汽车10秒就被网友抢购一空。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云”上销售活动,宝骏新能源汽车6月份销量达3259辆,环比增长32.7%。

  在“暖心生活节”带动下,广西各地市场人流量较2至3月明显上升,消费信心明显提振。

  “云”带货助桂品出乡

  “暖心生活节”期间,广西各地紧抓三月三、五一、端午等节庆,举办“汇聚广西·桂品出乡”、聚划算“广西产·销全国”等主题活动,大力发展“云”带货,助力各类特产销售。

  “成交量突破五千单了!”在4月的一场网络直播中,桂平市市长陈锦秀与主持人一起现场制作腐竹焖五花肉、展示罗秀米粉制作工艺、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这场“携手助农”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超300万人次。

  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有62位市县领导参与、直播带货活动超过100场次、累计吸引近5000万人次点击观看。通过线上举办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会,促进广西农产品采购3.3亿元,隆林、融水、都安等8个贫困县的古法红糖、沃柑、旱藕粉丝等大批特色农产品通过“云洽谈”走向全国。

  “我们的预包装螺蛳粉在网上特别受欢迎,通过直播带货,销量更大了,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顾客在网上咨询购买。”广西螺状元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石介绍,公司采购的螺蛳粉原材料很多来自当地贫困户,“网红”螺蛳粉让农户日子更红火。

  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暖心生活节” 聚焦助农增收、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工业品下乡等,组织1000多家企业、2.5万多家网店,推动“桂品出乡”,八桂名品交易额超44亿元。

  跨界整合促进数字化转型

  “暖心生活节”带来的线上线下融合、直播、“无接触”等新零售模式在便利消费者的同时,也促使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暖心生活节”实现跨界整合优势资源,支持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其“上云”和向线上拓展,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据介绍,通过加强与大型网络平台合作,广西商务部门发动和帮助5万多个商家在平台上线经营,鼓励传统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进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拉动线上订单量大幅增长。

  在沃尔玛广西门店,越来越多顾客选择无接触下单配送,“无接触”购物成为一种新常态。暴增的线上订单催生了拣货员这一新职业,从接收网络订单到打包发给快递员,拣货员基本在15分钟内就能完成。

  一直探索数字化营销方式的上汽通用五菱,依托旗下“菱菱邦”销售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全程“零接触”线上购车、用车服务。柳州市民刘先生说:“第一次体验‘零接触’线上购车,原本只是好奇尝试一下,没想到服务很贴心,而且还有专属优惠。”

  商务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1至5月,广西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5月同比增长50%。广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8.5%,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7.5%。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