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科技创新 发挥枢纽功能 加强投资端建设 深化双向开放 专家:四方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在新阶段、新起点上,核心是要扎扎实实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作主旨演讲时,阐述了资本市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不难预期,未来资本市场将在支持科技创新、发挥枢纽功能、加强投资端建设、深化双向开放等四方面主动作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支持科技创新
在中国经济的新征程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突出位置。易会满表示,科技创新除了需要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资本市场特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加快创新资本形成,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可以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积极主动作为。通过畅通科技型企业上市渠道、增强发行上市条件包容性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发展的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建议,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优势,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促进要素资源整合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助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东方财富董事长其实认为,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在成长初期普遍具有资产轻、盈利弱、投入高等特点,企业发展不确定性大,更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实行注册制后,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激活枢纽功能
专家还指出,资本市场可在完善金融体系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方面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政策传导、风险化解、预期引导等方面的枢纽功能。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董登新指出,应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政策传导、风险化解、预期引导等方面的枢纽功能,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丰富宏观经济治理方式。大力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提高金融体系适配性,助力稳定宏观杠杆率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要通过股权债权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各种市场化机制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各类资金精准高效转化为资本,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协同集聚,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易会满演讲时指出。
加强投资端建设
此外,专家认为,资本市场可以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促进共享发展方面积极主动作为。
易会满特别谈到,资管行业今后重点是要立足中国国情,促进行业端正文化理念、提升专业能力、改善业绩考核、优化业务结构,体现差异化发展路径,真正取得投资者信任,做到自身价值和投资者价值共成长,为投资者结构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一方面,境内证券公司财富管理转型处于起步阶段,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能力不强,证券公司应大幅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应支持本土机构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也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推动完善养老金融体系,丰富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渠道,促进更多居民储蓄合理转化为投资,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红利。
“应增强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功能,优化各类机构投资制度,促进居民储蓄向长期资本有效转化。”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资产管理市场应提供大量预期收益稳定的长期金融投资产品。过去资本市场比较重视融资端,现在特别重视投资端,即居民需要合适的产品,金融机构也把金融产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资本市场逐渐强化对居民配置性投资的管理和疏导,倡导不把所有投资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使得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性、流动性匹配起来。
“应通过政策调节,使一二级市场投资、债券投资、货币市场投资、房地产投资等形成有梯度的投资结构比例,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杨成长进一步表示。
深化高水平双向开放
专家指出,资本市场还可以在推动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促进“双循环”方面积极主动作为。
“中国经济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要坚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以开放促改革,继续深化高水平双向开放,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资制度,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助力国内国际循环高效衔接、相互促进。”田利辉表示。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建议,进一步完善加强我国债券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比如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丰富债券市场的品种,提高债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流动性,更好地适应开放需要,更好地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上,制度型开放将是重要抓手。要继续扩大机构、产品和业在制度规则方面与国际接轨。”董登新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机构设置,开办业务、产品持开放支持的态度。但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统筹开放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易会满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