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特锐德:党建是企业扎在地下的根 可带来充足养分

见习记者 黄翔证券时报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

  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其不仅作用于思想和理论层面,同样能够指导实践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立了党组织,旗帜鲜明抓党建,用大量生动实践证明了“党建也是生产力”,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中国经济增添活力的重要方式。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证券时报特别策划“走进上市公司党建先锋”系列报道,聚焦上市公司党建工作实践,传播党建引领下的企业发展故事,树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之榜样。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对于特锐德来说,如何寻找合适的支点则是企业的必修课。

  “把一个人的能力比作杠杆,价值观比作支点,如果你是利他主义者,让支点越靠近目标,就能撬动更大的物体,而如果你是利己主义者,支点越靠近自己,往往只会事倍功半。”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德翔在一个特殊的模型装置前演示着公司的“利他哲学观”。

  这套独特的“杠杆理论”正是特锐德“生态党建”的一个缩影。作为创业板第一股的特锐德(300001),如今旗下公司特来电分拆上市,再次冲刺IPO,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红色基因一直是供给着强大的养分。

  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展望,于德翔信心十足,以党建赋能企业发展,誓要用三年时间将特锐德打造成一家卓越的公司。

  党建和管理不是两张皮

  “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做成企业的利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特锐德把党建工作解构分拆,再融入进企业管理当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态党建”。

  “‘生态党建’好比一个人,人体的生态是最完整的。”于德翔用一张人体图来概括特锐德的“生态党建”,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组成了头部,企业的党建三大理念组成了身体,两大业务组成了双臂,团队和创新组成两条腿。

  根据这样的架构,一个内部协调的企业,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这才使特锐德能够不断奔跑。“我们的党建三大核心理念,第一个叫命运共同体,第二个叫利他哲学观,第三个叫党员幸福感。‘命运共同体’摆在心脏的位置,意味着同呼吸共命运,‘利他哲学观’在胃的地方,咱吃饱了就能更好服务,‘党员幸福感’则在肾的位置,这个部位通常也代表着幸福。”

  “在特锐德,党建和管理不是两张皮,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体系。”于德翔说,“我们的两大业务——特来电的充电生态网、特有缘的智慧能源网,在两个胳膊上,不停地摆动,是企业发展的两个引擎,而支撑人来行走的两条腿是创新和团队,利用我们创新团队的技术前瞻性和对未来产业的把控,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配以一个凝聚力高、战斗力强、高素质、高绩效的狼性正规军团队,共同支撑企业发展。”

  纵观特锐德的“生态党建”建设,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他既有环环相扣的逻辑性,也有条理清晰的根枝脉络。

  “在做特锐德生态党建中,我们建立了两个基本原则。”于德翔解释道,“第一个是党建不能做成企业的成本,必须做成企业的利润,第二个是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下的根。”

  于德翔强调,作为民营企业,特锐德不希望把党建只做成一个口号,而应该做成一个可落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这里就要思考如何将这24个字与企业的发展、管理融合到一起。”

  在特锐德生态党建展厅里有一面墙,上边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这12个词组之下又分别用一段话进行解释,将其与特锐德的发展、管理联系起来。比如在“民主”这一条下是这样的解释:公司内绝不让雷锋吃亏,利益分配公平,多劳多得,奖励惩罚公正,优胜劣汰。

  特锐德的“特”情怀

  用于德翔的话来说,特锐德经历了两次创业,而促使他这样做的,正是依靠与党建相融的企业文化和想为社会和国家做事的情怀。

  “作为创业板的第一股,其实我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做一个没有情怀的公司,我们一年营业上入上百亿,小日子可以过得很舒服,但当初国家赋予了我这样的使命,所以从2014年公司重新提出来二次创业,二次创业就是思想归零、财富意识归零、团队归零,创立了特来电。”二次创业的于德翔潜心设计打造了特来电的四个核心能力,“第一个技术创新引领和可靠产品支撑能力,第二个是面向客户的充电网运营服务能力及生态型组织支撑能力,第三个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充电网引领的能力,第四个就是我们人才团队的持续提升和自我突破能力,提升认知打开格局的能力。”

  特来电成立之初,于德翔就确立了清晰的企业使命:“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而如何去实现他心中描绘的愿景和蓝图,他还是从党建中汲取能量。“这些所有的能力,其实最基础的是人,而在用人上,公司成立17年来,一直坚持“企业招聘党员优先,干部选拔党员优先,攻坚克难党员优先”的三优先原则,到目前为止已有1300多党员,党支部9个,党小组24个,而且党员里面90%的党员是学生党员。”于德翔说,选党员就是选人才,党员这层身份让企业也减少了挑人的成本。

  作为民营企业家,于德翔的性格就是喜欢说大白话,做事也是理性地从成本与利润角度来考量。“非公企业主动做党建,我们就是要极力砍掉其中的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什么是成本?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而如何将党建做成利润,于德翔用了5个“特”来形容,“第一我们打造红色新引擎,铸就经营‘特来劲’;第二打造党员的幸福感,志同道合‘特温暖’;第三打造利他哲学观,同心协力‘特来缘’;第四打造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特来电’;第五打造利益公共同体,同舟共赢‘特来钱’。对于我们企业来说,钱是必须谈的,这就是实事求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用价值观去衡量怎么挣钱,挣什么钱。”

  特锐德这一整套生态体系备受业界和学界认可。2017年,特锐德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党建题材入选清华案例库的非公企业。

  “生态充电网”的大蓝海

  去年年底,特锐德披露公告,启动分拆子公司特来电进行上市。对于特锐德来说,通过科研创新和生态党建的助力,公司正积蓄能量孕育果实,而当前,特来电瞄准的正是极具前景的“生态充电网”赛道。

  在特来电总部,有一个非常具有科幻气息的中国新能源生态科技馆,这里陈列着公司的所有产品,同时也承载了于德翔对于产业、城市未来的想象。

  去年充电桩被列为国家七大新基建之一,并被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很多人对此不理解,“充电桩背后是充电网、充电网带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产业,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闭环。”于德翔介绍,充电网是支撑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深度链接车、电池、能源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充电网和电动汽车、电池、能源间高黏性高强度交互,成为工业互联网最大的应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载体。

  于德翔预想,“未来的车,开车跟司机没关系,充电跟车主没关系,前者因为有无人驾驶,后者因为有智能充电网,它具备有序充电、智能调度的功能,实现什么时候充满车主说了算,什么时候充电系统说了算。而到了那时,每一台车就相当于一个‘蓄电池’,充电网把电池链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储能网,打开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和存储空间,让间歇性不平衡的风电、光伏可以通过充电网的智能调度和储能提升应用和存储,从而提升新能源发电应用比例,实现发电厂少烧煤,加上电动汽车不烧油,‘电动汽车+充电网’将成为实现3060碳中和目标的最佳路径。”

  特来电7年累计投资80亿,在研发上投入13亿,累计亏损超过12亿,但这些都没有摧垮于德翔投身新能源产业的决心。他结合党建特色三会“高层民主生活会、中层反思会、员工阳光吐槽会”,认真查摆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带领团队突破公司发展困境,实现新理念、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目前特来电在数量、电量、流量、技术、运营上均取得国内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充电网能源管理工业互联网平台”唯一承建主体,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同时,实现碳减排772万吨,节油量34亿升,为减少尾气雾霾做出了有力贡献。

  “今年对于做充电来说是白金窗口期,我们已经开了个好头。”于德翔说。

  建党百年的愿景与使命

  于德翔从“天时、地利、人和”来分析特来电的未来,“‘天时’是我们遇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碳中和的时代,‘地利’是我们前期做技术研发、生态打造,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全世界的最前列,这是我们的护城河,天时和地利我都有90分的把握,而‘人和’我只有70分的把握。”

  “对于特来电来说,‘人和’是团队的认知水平,一个人对行业的认知、对产业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这些认知都是随着企业的成长而需要进步的,提升了认知,更重要的是格局要打开,我们把伟大的事业比喻成一个马拉松长跑,我们希望通过接力赛的方式跑赢马拉松,通过团队的合作和传承把事业干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于德翔直言,党建就是提升“人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特来电要用三年的时间将“人和”提升到“90分”,以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为重要目标。

  无论是“生态党建”还是“生态充电网”,对于特锐德来说,打造“生态”正是企业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论。“我们链接企业、社会、党员、家庭、群众,融合信仰、使命、思想、文化、行为,建立‘命运共同体、利他哲学观、党员幸福感’的生态党建体系,打造了企业与党建共荣共生、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于德翔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特锐德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并计划联合政府、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等,成立一个生态党建联盟,充分发挥以特锐德生态党建为核心的链接作用,打造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的方向引领、生态融合,为行业、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建党百年献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