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三大红利滚滚而来
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薇萍
7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举行制度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介绍称,示范区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让青嘉吴(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越来越像一家人。运行至今,示范区已呈现出一体化的空间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
在制度创新领域,今年上半年,示范区聚焦“8+1”重点领域,推出18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集中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在落地18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同时,到今年10月底,预期可形成示范区第二个建设年35项左右的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以“水乡客厅”项目为载体,备受市场关注的跨省域共投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已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在“水乡客厅”项目上,示范区实现了“一张蓝图管全域”,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同时,着眼于“一个主体管开发”,示范区构建了“1+N”开发建设模式,成立长三角第一家由两省一市同比例出资、同股同权的市场主体——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简称长新公司),并由长新公司与三峡集团合资成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水乡客厅公司)。
示范区把“水乡客厅”作为长三角的公共空间,运用市场化、专业化的平台来建设项目,开展制度创新,包含了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制度。
在市场红利的背后,是示范区市场要素充分流动带来的强大吸引力。
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支付一体化和同城化,是示范区推动要素流动的一大重要举措。目前,示范区数字人民币跨区域试点已在特色联动商圈、特色生态旅游、特色绿色农业、跨区域公共交通等场景落地。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生活缴费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场景已实现。
此外,示范区还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首批纳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615家,服务资源25000余项。目前,已有104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总金额约3000万元。
同时,自示范区“金融十六条”推出后,先后有13家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落地了首单专项授信业务、首单绿色保险、首笔生态绿色贷等。
记者获悉,围绕“一厅三片”(水乡客厅、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互联互通、生态环保、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4个板块,今年示范区有65个重大项目正在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