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摸准企业需求 银行求解信贷“扩量提效”

经济参考报

  在“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的政策引导下,银行如何持续挖掘企业需求?《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当前银行资金储备普遍较为充足,但疫情之下部分企业经营状况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面对信贷投放目标提升的要求,银行一方面加大营销实现贷款“扩面降价”,另一方面也通过数字化方式提升质效,平衡“促投放”和“控风险”,使金融活水及时流向企业的同时,保持自身持续稳健经营。

  多银行提升信贷投放目标

  多家受访银行直言,今年信贷投放目标额度确实有所提升。“尤其是4月疫情以来,对支持实体的力度明显加大。以海西支行为例,投放力度今年针对小微、普惠类企业,我们将实现5亿元以上的新增目标。”工商银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副行长李效敏称。

  另一家股份行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近期该行对普惠小微贷款制定了刚性指标,全行需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投放。

  信贷投放扩量得益于政策的持续引导,央行表态称“加快已授信贷款的信贷投放,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银保监会也对各类银行明确提出增量目标。

  不过,对不少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在鼓励扩大信贷投放和企业需求弱化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工作中必须应对的挑战。

  一国有大行华北地区支行信贷经理对记者表示,“银行资金是充足的,但疫情确实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部分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况,大量产品积压,‘三角债’拖欠严重等。”她表示,从当地情况看,贷款投放是重点也是难点,当前主要通过授信环节前移、等客户随时支用等方式加大营销,从而寻找需求增加投放。

  好在目前经济企稳的共识已经在逐渐形成,数据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系列政策支持,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加之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和经济逐步恢复正常,相信更多积极效应会在6月份之后有显著体现。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的迹象。”李效敏对记者表示。

  政策发力促融资降成本

  与贷款“放量”同步的是贷款利率的走低。

  今年来金融环境日趋宽松。继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5300亿元后,五年期以上LPR也下调15个基点,降低中长期信贷成本。

  “现在贷款利率不高,在基准利率上下,以前3.85%,现在大概是3.7%。”常州强龙富安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建卫对记者透露了获得贷款利率的情况。

  宏观数据也印证了企业感受。央行数据显示,1-4月企业的贷款利率是4.39%,较2021年全年进一步下降了0.22个百分点,这一数字也是人民银行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

  “从今年情况看,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民营企业面对诸多银行提供的贷款方案,议价能力很强。”一城商行支行行长透露,该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的贷款利率基本在4%左右,但国有大行利率普遍已在LPR上下浮动。

  据了解,在本轮疫情期间,工行北京海淀西区支行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已较年初下降约20基点,近三年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更是下降约100基点。

  针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三农等领域,央行出台了再贴现、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投入。

  李效敏表示,再贷款政策给贷款利率下行创造了空间,“以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范围内的企业为例,银行内部也整理了重点企业名单,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商定贷款利率的时候就已经主动让利。相关贷款已在落地,后续会将名单报送监管部门审定。”

  走好投放风控“平衡木”

  值得注意的是,对银行来说,做好“促投放”的同时,“控风险”也是必须重视的课题。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金融稳定的关键一环,银行要持续加强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保持自身持续稳健经营。

  “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确实在疫情影响下生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上述城商行支行行长表示,比如以前做较多投放的贸易客户、餐饮行业客户,现在确实会考虑如果贷款太多,未来几年不良率的问题。

  面对此类难点,银行正通过多渠道应对。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卓冉表示,对于一线员工,我们积极落实尽职免责机制,降低小微企业贷款从业人员思想负担,从而提升从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积极性。同时,中行大力借助金融大数据,多维度收集小微企业各类信息,尽量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各营情况,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判断提供充分依据。

  李效敏表示,工行将持续加强风险排查和监测,精准识别疫情影响下的资产质量变化情况,统筹管理,分类施策,将疫情对资产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可控。

  “其实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曾有过不良率上升,但是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不良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甚至更低。”野村中国金融和金融科技研究主管唐圣波指出,他们跟踪覆盖的银行的拨备率持续提升,比疫情前也高了不少,所以即使出现风险暴露,银行也有缓冲余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