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 着力稳定经济大盘
中国人民银行7月8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2)》提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经济增速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8.1%、8.7%、7.4%和6.1%。
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方面,报告称,2021年,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挥LPR改革效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贷款利率在2020年大幅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
报告认为,下一步,要继续深化LPR改革,完善LPR报价机制,不断提高LPR报价质量,使中央银行政策利率通过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传导更加顺畅。持续加大对中小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指导,特别是加大对中小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系统建设和LPR嵌入FTP系统的培训力度,推动中小银行进一步健全内外部利率定价机制。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差异化经营,中小银行要立足本源,明确定位,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市场下沉深度和普惠小微客户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提升小微客户贷款可获得性,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小微、民营企业。
在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报告认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可从加大金融政策和工具的支持力度;推动银行提高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质量和效能;完善金融支持配套政策,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比如,继续发挥“几家抬”合力,加强与财政、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合作,继续强化重点省份贷款风险分担补偿、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加强政银企对接,构建常态化、便捷化、网络化对接机制,扩展重点省份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推动更好发挥重点省份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加大贷款贴息和奖补力度,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分险。
此外,健全债券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机制,加强风险隐患摸底排查,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保持良好的地方金融生态和信用环境。
报告强调,人民银行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措施,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积极做好“加法”,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平衡性,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此外,报告指出,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优化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