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回升政策发力 6月信贷、社融放量上涨
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分析人士认为,6月金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信贷、社融大幅冲高,结构也有明显改善,票据“冲量”现象缓解,宽信用进程加速。短期内,金融数据有望延续偏强走势,信贷结构将继续优化。
信贷结构优化 “冲量”现象缓解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稳增长一揽子措施落地实施,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信贷有效需求显著回升,信贷结构明显优化,6月金融数据整体超出市场预期,预示宏观经济继续复苏向好。
分析6月信贷、社融大幅冲高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一是6月宏观经济修复势头进一步增强,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二是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加速落地,政策性金融稳增长进一步发力,助推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三是6月专项债发行迎来历史最高峰。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总量冲高之外,结构上的改善也很显著。
王青表示,受季末冲量影响,6月贷款环比多增属于季节性现象。但同比多增近7000亿元,并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新增规模,表明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总量功能正在充分发挥。
“更重要的是,随着基建投资发力、楼市回暖,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幅度明显收敛,贷款期限结构得到改善。”王青称。
企(事)业单位贷款方面,王青表示,6月企业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而且票据“冲量”现象得到缓解。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多增,逆转上月同比少增局面。一方面,政策鼓励银行加大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加大,配套融资需求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经济转入修复过程,制造业投资也会保持较快增长,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需求得到改善。
“6月新增票据融资达到近14个月来最低水平。”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冲量”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M2增速创近6年来新高
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7万亿元。
温彬表示,社融放量增长,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融资仍是主要贡献项。在财政靠前发力下,上半年各地已实际发行3.4万亿元专项债,发行进度约99%;6月单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达到1.93万亿元,净融资额达1.7万亿元,进而拉动政府债券融资维持在高位。
6月末,M2余额25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8个百分点。
“6月末M2同比增速高位上行,是宽信用发力的又一重要标志。”王青表示,M2同比增速为近6年来新高,主要原因是当月贷款多增推高存款派生,以及财政支出力度较大,财政存款同比多减。
短期内金融数据有望延续偏强走势
“6月金融数据创新高,信贷结构呈现明显积极改善迹象,虚增冲量规模有所减弱,宽货币向宽信用加速传导。”温彬预计,下一阶段,在稳就业、稳物价、稳增长等政策目标下,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好助企纾困政策效应,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全力支持实体经济。
王青预计,为助力经济运行尽快回归常态,短期内金融数据仍延续偏强走势。考虑到下半年经济修复过程整体上将较为温和,国内通胀形势稳定,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上保持较强连续性,外部金融环境收紧不会动摇“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判断,未来,新增信贷同比有望保持多增,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整体向好,支持实体经济恢复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经济活动加快恢复,带动信贷需求逐步回暖。此外,社融和M2增速有望维持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