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工信部: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制造业综合实力创新力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杨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31.4万亿元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近30%。

  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万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10.3%……一系列数据彰显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显著成绩。

  7月26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过去十年间,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统筹好制造业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王伟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规模优势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近30%。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实现大幅提升。王伟表示,我国工业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实现全面提升,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形成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发展载体。目前,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有44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超过三成。

  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王伟介绍,数字化方面,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绿色化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服务型制造也在蓬勃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服务环节增值占比持续提高。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和方法论,对经济产业的赋能作用不断显现。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工业互联网不断演进迭代,已成为兼具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特征的新产业。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万亿元,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另一方面,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存量变革。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催生诸多新模式新业态,带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拓展。

  余晓晖认为,下一步,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提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有效供给水平。围绕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融合型技术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面向行业需求,打造可用好用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二是加强对重点行业应用落地的规范指引。针对重点行业发布一批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提供可落地、易操作的数字化转型参考路线图。三是持续培育壮大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依托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等大型联盟生态,聚集政产学研用金等各方力量,推进产业协同,加速形成发展合力。

  稳投资增动能

  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力夯实了我国实体经济的根基。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26.3%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8.8%。“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恢复增长的态势。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长了9.8%,高于GDP增速1.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增长了2.8%,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和制造业比重的回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王伟说。

  王伟称,下一步,工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好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在稳投资方面,工信部将加快“十四五”工信领域重大工程和行动实施,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强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融合应用,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在增动能方面,努力扩大增量,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

  在回答“如何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的问题时,王伟介绍,工信部联合“一行两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资源为工业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如配合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引导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王伟表示,工信部还开展了“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和“补贷保”联动试点,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前已完成超过100个项目的初审;通过“政策增信+信用贷款+保险支持+地方配套”联动,支持龙头企业及其关键配套企业获得更多优惠资金,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制定了配套政策。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