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低碳化转型 为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尽早将多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针对新材料高耗电产业低碳发展出台积极的支撑政策,建立低端落后产能淘汰长效监管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抓住绿色建筑农村普及窗口期
全国人大代表 钟宝申
本报记者 何昱璞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新要求,建筑碳排放是减排的重点。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钟宝申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我国城市在低碳发展包括绿色建筑方面正快速推进,但农村新建建筑还受制于观念、经济水平等因素,依然以传统建筑为主。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传统农房更新换代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时期,也是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
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和《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先后出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建筑用能结构逐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建设发展方式,为城乡建设领域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钟宝申介绍,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66亿平方米,在全国城乡建筑总面积中的占比仅为个位数。其中,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77%,农村新建面积比例则较低。
他认为,“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增建筑光伏装机0.5亿千瓦以上。根据屋顶分布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情况,结合可安装空间潜力考虑,可大幅度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钟宝申表示,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绿色低碳发展,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现有的各项规划在城镇绿色建筑方面较为完善,但在乡村绿色建筑方面相对薄弱。
为此,他建议,应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规划,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绿色建筑需要绿色能源供给。钟宝申表示,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其易与建筑结合的特点,是就近为绿色建筑提供绿色能源的主要途径。通过光伏与建筑的结合,让发电功能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满足分布式的供电需求,还可以让建筑增加美感,是打造低碳、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重要方式。
光伏建筑一体化潜力大
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应用场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相较传统的农村建筑,不仅更加美观、节能,还可以创造超过25年的发电效益,实现居住舒适性、生活经济性和符合国家低碳趋势等多重优势。
“未来建筑不会再有单纯的屋面,一定是能发电、能节能的屋面。”钟宝申介绍,就像曾经的光伏一样,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成本逐渐降低,经济性、清洁性、能源属性均决定其可以成为乡村绿色建筑的主要选择。
钟宝申进一步建议,应充分考虑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潜力,加快部署进程,使其为城乡建筑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绿色建筑在城市已经不算稀奇,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绿色建筑的规划和相关政策,让乡村富裕起来的同时,更加美丽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激发碳市场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 曹仁贤
本报记者 于蒙蒙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但还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碳市场的覆盖范围、行业以及先后顺序是碳市场建设的关键要素。”他建议,应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碳市场覆盖行业有待完善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度较为单一。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暂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大量的企业和排放未被纳入履约考核。另外,全国碳市场非临近履约期交易清淡,市场活跃度较低。
曹仁贤建议,应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同时,应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他说,碳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进而加快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在现阶段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可借鉴国际碳市场经验,进一步增加如碳远期、碳期权、碳期货等碳金融产品种类,并引入远期交易、展期交易、掉期交易等更多交易方式。
“碳市场的覆盖范围、行业以及先后顺序是碳市场建设的关键要素,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曹仁贤表示,这对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公平减排,最终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支持燃料电池并网发电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中,电能与氢能可共同作为绿色能源的终端形态,电氢、氢电耦合是未来能源创新发展的一种路径。氢储能具有大规模、长周期、清洁低碳、便于存放的优势,可实现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灰氢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稳定、移动电源供电以及分布式能源发电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无排放等优点,可以将氢能转化为电能馈入电网,也可以作为用户的自备微型电厂。燃料电池发电将对我国深度脱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目前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的技术还不成熟,主要用于车辆等移动场合,现有的新能源并网发电政策也不适用于燃料电池发电。曹仁贤介绍,我国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早期示范阶段,缺少商业化应用。氢气制备、储运、配送及应用环节成本较高,燃料电池材料耐久性、系统效率和成本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曹仁贤建议,尽快制定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管理制度。借鉴早期扶持风、光领域发电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相关制度流程、标准规范,提前出台相应政策,激发产业潜能。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成本,尽快厘定上网电价,高于各地标杆电价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给予补贴。具体政策可参照目前光热发电的政策,实行项目总量控制,并逐步扩大规模,逐步降低补贴强度。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推动新材料高耗电产业低碳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焦云
本报记者 宋维东
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碳行业低碳化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要推动新材料高耗电产业低碳发展,高效利用新型能源是重要途径之一。建议出台积极的支持政策,推动高耗电产业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
焦云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近年来带领宝泰隆走出一条传统高碳产业向低碳化、高端化转型的新路,实现资源综合高效利用。
“这几年,我们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持续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快布局以氢能、石墨烯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产业新动能,推进产业聚集,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推动核心技术、设备开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全方位突破,有效拓宽公司发展路径,构建起一条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焦云说。
焦云指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任务。
充分利用新型能源
我国地域辽阔,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且分布广泛,总量足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近年来,为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耗电产业使用绿电和实施清洁能源的鼓励政策,相关技术的发展又为高耗电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焦云对新型能源促进新材料高耗电产业更好实现低碳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风能、太阳能发电及储能技术已成熟稳定,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方式,对国网尖峰平谷时段可采取风光电的储能调整优化。”
他进一步介绍,在峰时段和尖峰时段网电负荷紧张时,可将风电和储能电在自用电充足的情况下输送至电网,减轻电网紧张状态;谷时段网电利用效率较低,则可进行电量储备。“这种双重调整,可消化电网谷时段电量,进一步提高网电的利用率,在促进和优化电网平衡的同时,促进高耗电产业摆脱对传统能源供电的依赖,也将助力新材料高耗电行业进一步达到碳中和,切实促进制造业高质量、高效率、低碳式发展。”
高耗电产业实现低碳、循环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焦云表示,当前不少企业都在积极谋划,推动高耗电产业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缺不了政策支持。
“国家可对以自发自用、高峰补电、低谷受电,助力国网调峰、不影响国网正常运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材料高耗电企业给予一定的‘过网费’优惠支持,有效降低新材料高耗电企业低碳化发展的负担,进一步促进高耗电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焦云说。
全国人大代表、光远新材董事长李志伟: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好材料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 李志伟
本报记者 董添
全国人大代表、光远新材董事长李志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点关注自己熟悉的玻璃纤维和集成电路用电子材料产业,建议加强低端落后产能淘汰执法力度,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光远新材生产的电子纱、电子布,是由电子级玻璃纤维通过捻线、织布等工艺制成,是产业链上十分关键的基础性材料,因生产技术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被视为电子材料产业中进入门槛较高的产品。
李志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玻璃纤维已经在电子通讯、建筑建材、汽车及轨道交通、电工电气、化工防腐、节能环保、武器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农牧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进行应用研究创新与产品开发升级,为各行业转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好材料支撑。
针对玻璃纤维行业低端落后产能屡禁不止的现象,李志伟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制造业领域低端落后产能淘汰长效监管机制,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在李志伟看来,集成电路用电子材料产业是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在整个电子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建议,加大对5G低介电材料、CPU封装用LOW-CTE材料等高科技、“卡脖子”的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项目的支持力度,列入国家重点专项,支持相关企业尽早进入资本市场。
李志伟还建议,加强集成电路用电子材料产业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研究机构有针对性开展专业课题研究,协助技术攻关;鼓励高校开设集成电路用电子材料产业课程,培养相关高端技术人才。
不断提升竞争力
李志伟介绍,近年来光远新材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围绕国家战略急需的系列电子玻纤材料进行研发,攻克了多项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公司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科研计划3项,制定行业标准12项,取得专利授权155项,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在电子玻纤细分领域的研发成果及产品技术居国内行业领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针对未来发展,李志伟表示,光远新材将加强自主研发,依据国家战略和行业规划,加快电子玻纤材料领域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优化技术管理平台,利用系统组织研发;推进研发基础研究和应用两大平台建设,倡导绿色科技为客户提供超值产品。同时,深耕主业,聚焦核心产品,进一步做精做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立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适时扩大纵向一体化产能和新品产业化规模。加大产品在5G通讯、IC封装基板、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物联网、智能交互等领域的终端应用。
“我们将积极应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加强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李志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