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优化监管政策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多位专家在9月22日至24日举行的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绿色低碳转型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建议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工具框架,引导各方面投资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专家认为,应引导各方面投资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看来,各国应建立长期、稳定、有力度的气候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引导撬动私营部门和社会资金,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多边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加强自身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解振华建议,鼓励引导国内外各方面的投资流向绿色、低碳、气候韧性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支持相关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促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ESG投资领域,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介绍,各国推动ESG投资的模式有两类,一类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另一类是政策引导较少的自下而上型。目前ESG投资领域存在资金过度集中的情况,比如资金愿意进入新能源、基础设施、交通等领域,而对于还处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工业、建筑行业的减碳绿色解决方案等领域,资金投入还不够。
“这种情况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非常必要。一方面由政府负责制定ESG投资分类标准,提出信息披露要求,并负责实施监管;另一方面,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在内的市场机构要主动作为,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撬动社会资源,推动ESG投资。”朱隽说。
优化监管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优化监管政策,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金融支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相结合。”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从外部看,我国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了“1+N”双碳政策体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意见、政策指引,引导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从内部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也是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不断完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和风控体系。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席史美伦介绍了港交所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她表示,在引导金融市场加强对ESG信息披露、可持续资产配置和产品创新等多个层面,港交所正通过完善上市规则和监管框架,推动金融市场作出一系列结构性转型。例如,拓宽绿色转型投融资渠道,增加绿色投资标的创新。“股市方面,已经有不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公司登陆港股市场。债市方面,2022年共有75只GSS(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发展)债券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筹得228亿港元。”史美伦称。
峰会期间发布的第三期外滩绿色金融报告建议,完善相关理论基础,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工具框架,充分发展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多种市场和工具,与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