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和2017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银行业经营呈现出业绩回暖趋势,突出表现在规模及盈利持续增长,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继续改善。
2017年度《银行家》千家银行排名显示,2016年全球银行业资本实力继续夯实,千家银行的一级资本合计增长3.9%至7.4万亿美元,资产合计回升3.0%至113.5万亿美元。2017年前三季度,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盈利水平呈现普遍改善趋势。我们选取美国的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英国的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欧洲大陆的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集团、桑坦德银行,作为11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分析,9家银行盈利水平同比上升,美国四大银行净利润水平在11家样本银行中遥遥领先。2017年前三季度各行信贷质量总体延续改善趋势,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普遍双降。截至9月末,美国四大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已降至1%以下,整个美国银行业不良率为1.2%,同比下降0.25%。同时四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花旗集团和摩根大通保持在200%以上,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也超过100%。欧洲主要银行中,巴克莱银行、汇丰控股、德意志银行不良率已降至1.6%左右水平,苏格兰皇家银行降至3%以内,巴黎银行、桑坦德银行降至4%以内,均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呈现深度调整、加速分化格局,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趋严,客户和业务全球化使银行业对国际市场波动更加敏感,未来国际化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更加明显,变化会更加频繁,不同市场间连锁反应会更加剧烈,2018年国际银行业发展或将面临经营环境的新变化带来的六大挑战。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加大经营战略风险
面对复杂分化、持续变化、连锁反应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国际银行集团统筹不同机构发展策略难度加大,很难一策对全球,需要有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市场研究和更强管理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银行业全球化经营的战略风险: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各种风险因素叠加,对国际银行业发展带来更加错综复杂的挑战。能否及时发现未来趋势,采取有效措施抓住发展机遇确立战略目标,是国际银行业未来面临的一大考验;另一方面,随着外部宏观、产业、技术变革、竞争对手等环境变化的日益加快,或将致使现有战略失去实施的条件和意义,能否迅速调整全球化经营战略,也是考验国际银行业经营的重大问题之一,应在全球化整体战略、目标市场选择、客户需求、产品与服务政策等方面继续加强研究。
国际银行业经验表明,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对于银行经营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目前存在着境外机构执行总行国际化战略不力,导致集团战略无法有效落实的情况。境外机构对总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不能完全贯彻落实,或者对于实施总行国际发展战略过于机械、教条,以至于战略实施的条件不能达成,无法推进战略实施,从而也无法完成总行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情况:一是境外机构经营理念和思路与发展战略不一致。二是因资源配置不到位导致部分重点战略无法推动实施。三是部分机构或专业因缺乏相应约束,经营行为与全行战略出现严重偏差。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加剧信用及汇率风险
2017年前三季度,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加剧,美联储已经多次加息并开始缩表,欧洲央行10月宣布明年缩表,而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则继续降息。美国引领全球非常规货币政策加速退出对全球持续复苏和金融未定构成不容忽视的下行风险,尤其要特别关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可能推动全球利率的上升、资金流向的逆转,或对全球流动性产生冲击。这将对国际银行业经营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国际银行业全球业务模式、盈利来源、结构和地区分布会发生较大变化,在稳固新兴市场份额、争取发达市场增长两个方面上的压力都会增加,信用风险和国别风险可能进一步上升,流动性和市场风险会加速放大。其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逆转或将加剧全球外汇市场、股市及债市的大幅波动,加剧其对国际银行业经营带来的汇率风险、交易风险和信用风险;其三,针对美元及其实际利率上行导致的全球资产重新估值趋向,可能会加剧国际银行业调整全球资产负债配置的难度;其四,美联储缩表可能推助美元升值,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本币贬值和资金外流挑战,部分较为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可能或爆发货币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国际银行的新兴市场海外机构或将面临较大考验。
国际金融监管整体趋严加剧合规及流动性风险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趋严态势仍在持续,《巴塞尔协议Ⅲ》正在全球范围全面实施,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新监管要求不断出台,对境外机构公司治理、增长方式转型升级、资本运营、风险和合规管理,乃至总行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方向和本国机构跨境业务合规发展等方面都将提出更高和更紧迫的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FI)面临额外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境外机构业务落地发展,特别是全球融资、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高附加值产品线持续对外深度延伸,监管趋严对业务发展的约束表现会更加直接。合规风险方面,近几年,全球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境外属地监管机构对大型主流银行的监管标准和期望连年上升。尤其是美国司法和监管机构对国际银行的反洗钱处罚力度明显加强,巨额处罚对银行声誉和经营业绩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欧盟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反洗钱、市场操纵等方面也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在此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信贷、反洗钱、资负管理、公司治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业务的合规风险逐渐凸显,经营管理成本也将大大增加。
流动性风险方面,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和落地,全球监管机构普遍提高了对银行流动性覆盖率的要求。未来一个时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国际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会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别差异对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各国不同的经济形势使得不同地区资产流动性更加复杂,难以适用统一的流动性管理模式。二是汇率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将逐渐增大。在管理资产结构过程中,除了需要关注资产的期限结构和信用等级之外,汇率风险也会成为影响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极有可能和跨境资本大量流出形成负反馈循环,从而加大当地境外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金融业发展趋势变革加剧外部及同业竞争风险
未来,全球金融业有三方面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一是新进入者咄咄逼人,蚕食银行利润。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各个细分领域攻击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这些新进入者建立起了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打破了银行的垄断局面。截至2016年末,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渗透率已达36%,用户近5亿人。如何应对新竞争者,寻找新的业务模式将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必然选择。二是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银行变革。前沿技术日新月异,在前中后台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为国际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机遇:大数据有助于精准预测消费者的行为及其演变方式,从而实现产品的定制化和差异定价;区块链技术通过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传输,打破了中心化和中介化的数据传输模式;金融云可为客户提供远程的、基于需求的服务,架构灵活能有效节约总开支。三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颠覆传统业务。在经历了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移动银行后,银行业现已全面步入4.0 数字化时代。如今的客户要求银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提供全渠道、无缝式、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意味着银行必须颠覆传统业务模式,即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布局,借力金融科技创新,打造以自身业务为核心、融合科技创新的一体化移动金融生态圈。在此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经营或将面临更大的竞争难度:一方面,欧美金融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以其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来打破银行的垄断局面,国际银行业传统业务或将受到其冲击;另一方面,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猛烈冲击,国际银行业均在主动求变,主要采取直接投资、协同合作及技术革新等策略积极应对,并通过优化网络布局适应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国际银行业未来创新发展也将面临更大的同业竞争。
环境社会风险成为潜在新隐患
随着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在全球的快速发展,环境社会风险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可能给国际化投融资业务带来较大影响。随着以赤道原则为代表的可持续投资理念逐渐推行,国际投资人和海外客户越来越注重金融机构本身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经营本身是否符合绿色标准,资产配置和项目投资是否达到可持续投资原则,正越来越影响到海外分支机构的声誉评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或项目由于不满足当地环保标准而产生项目延期、搁浅,甚至终止,导致无法回笼资金、偿还贷款,进而加大贷款银行的信用风险;二是企业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生态环境、人民生活、文化遗产等产生破坏而导致诉讼,致使贷款银行也需承担连带责任。三是由于为产生环境事故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贷款而遭受声誉损失。
地缘政治风险推高经营安全风险
2017年地缘政治风险继续升级:中东地区动荡加剧,沙特与伊朗和卡塔尔的断交风波持续发酵;朝鲜继续核试验,引发韩国加速部署萨德系统,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急剧恶化;IS在欧美地区连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难民问题不仅加大欧洲安全风险,而且逐步向美日及新兴市场扩散,预计未来几年仍是地缘政治风险的高发期,使得国际银行业发展面临的安全风险也渐趋复杂。未来,发达经济体安全形势总体应好于新兴经济体。难民危机久拖不决、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对欧洲的安全形势造成重要影响,而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安全形势前景要好于欧洲。新兴经济体中,东南亚安全形势最好,巴西、阿根廷的内乱风险有所提升,中东的卡塔尔断交风波应不会产生更大波澜,但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的形势不容乐观。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