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信贷资金空转套利 结构性存款乱象整治风暴升级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继北京银保监局发文整治结构性存款业务之后,多地银保监局正酝酿出台整顿措施,已有银保监局针对辖内结构性存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出业务风险提示。
银行业内人士预计,监管部门接下来将大力优化存款结构,推进结构性存款回归业务本质。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并不一定造成存款总量减少,更多会助推存款在银行体系内的转移,企业利用结构性存款进行套利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
个别企业借机套利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12.1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2020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公存款的推动。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和增速明显反弹,其背后的套利问题、业务乱象引起监管关注。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日前表示,“最近(北京银保监局)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等进行套利,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这都是要采取监管措施重点整治的。”
北京银保监局称,近期在日常监管中关注到结构性存款市场出现一些新问题新动向。如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规模出现一定反弹,增量增速“双高”;个别银行在产品设计和宣传销售中仍存在一些不审慎行为,如产品嵌入的衍生品交易行权条件区间过于宽泛、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等。这些行为加剧了存款市场的非理性竞争,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个别企业利用疫情期间低息信贷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的动机。
鉴于此,北京银保监局日前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辖内),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末,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
重拳整治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6月1日-6月7日这一周内,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98只,平均期限为144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7%。融360分析师刘银平指出,近期结构性存款收益率跌幅较为明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持续下跌,近一个月跌幅达到60个基点。但对机构而言,结构性存款仍然存在较大吸引力,可作为保本理财的最佳替代品。
《通知》提示辖内银行,确保产品设计审慎合规,确保新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在保底收益、行权条件、交易对手等方面满足合规性要求,切实杜绝“假结构”等问题。同时,加强资金来源甄别。各行应加强对购买单位结构性存款资金来源的甄别,防止个别企业利用从银行获得的低成本信贷资金进行空转套利。
中小银行受影响更大
“近年来,银行揽储压力日益增长。企业客户尤其是一些大客户,基本都是做结构性存款,一些中小银行给出的利率非常高。”某国有大行华南地区分行负责人坦言,一些中小银行“不惜成本”地揽存,导致当地结构性存款利率一路走高。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表示,按银行类型看,中小银行更依赖结构性存款。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一直较高,且今年进一步显著抬升,4月末存量规模达到5.6万亿,占存量规模的46%。
在孙彬彬看来,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并不一定造成总量减少,更多可能助推存款在银行体系内的转移。从结构性存款的市场分布看,中小银行由于品牌优势不足,更依赖结构性存款等高息揽储工具,一旦监管部门直接约束其规模,则可能造成部分存款客户流失至其他银行。当然,基于套利目的的结构性存款会有所减少,但从前面的总量占比看,影响相对可控。此外,中小银行减少套利业务,回归本源本地,也符合金融供给侧改革对不同银行分类监管的方向要求。
国盛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婷婷表示,对于存款基础较好的优质银行,主要是受制于存款恶性竞争,缓解客户留存压力,才将结构性存款作为一个金融产品的补充形式。监管趋严并不会影响到其正常运营,反而会相对受益于客户竞争压力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