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银行业:短期存不良上升压力 盈利增速持续修复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2020年是难以忘却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得多家银行在经过十多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后,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同时,在息差下行、资产质量面临不确定性等因素下,A股上市银行出现大面积破净。行情软件显示,2020年年初至12月18日,银行板块整体下跌4.15%,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26.2个百分点,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5。
虽然有业内人士预计202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多家券商研究认为,随着经济处于积极复苏状态,加之此前超季节性的减值计提与处置准备、盈利增速修复预期、货币政策转入中性等,多个因素正在共同为银行估值提升提供逻辑支撑。
谈及对2021年银行股投资价值的看法,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济有恢复顺周期的表现,ROE有稳定的基础,预计2021年银行股的表现还是会有绝对收益的行情。
2020年多只银行股破净
受疫情及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等影响,2020年以来,在总资产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却出现下降。据监管部门披露,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同比下降12%;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
哪怕是实力雄厚的上市银行,中期业绩也是光鲜不再。经统计,36家A股上市银行(不含2020年新上市的厦门银行)2020年1~6月合计实现净利润8686.10亿元,同比下降9.33%。其中有18家出现净利润下滑。
不容忽视的是,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利率下行,金融机构贷款及债券投资收益下降。2020年上半年,超20家A股上市银行出现了净息差和净息差同时收窄的情况。
此外,在为实体经济减负的过程中,银行的资产质量普遍承压,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6%,较年初增加0.1个百分点。
显然,银行业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也影响到了市场情绪。2020年年初至12月18日,银行板块整体下跌4.15%,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26.2个百分点。中证银行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020年12月18日,中证银行指数估值仅为0.72倍PB,破净银行共有27家,占比超70%,其中,市净率在0.6倍以下的有8家。
放眼未来,在国内疫情形势趋稳、经济逐步修复的主线下,2020年在二级市场经历了“阵痛”的银行业会迎来曙光吗?
行情启动具备逻辑支撑
从目前多家券商发布的2021年银行业投资策略分析看,业内更倾向于看好来年的银行板块走势。
经营方面,银行盈利增速回暖,在2020年第三季度已经显现。2020年第三季度,36家A股上市银行单季净利润增速整体已有所回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相较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共有12家A股上市银行单季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对于外界隐忧的不良贷款问题,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2021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将有所上升。但她同时也强调,银行不良压力上升只是短暂的,并且可控。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活动日益恢复,长期来看并不存在银行出现不良大规模增长的基础。
兴业证券傅慧芳分析师团队研究指出,进入2020第三季度,高频经济及金融数据指向经济处于积极复苏状态,银行经过2季度超季节性的减值计提与处置,环比压力有所减轻,而转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为银行定价后续稳定提供了基础。
银行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
若将目光从二级市场移至自身发展,其实可以看到,近年来银行业发展可圈可点。尤其是科技浪潮席卷而来,银行业愈发重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力量,2020年疫情的发生,更是推动了无接触场景等新业态的蓬勃兴起,银行在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的同时,自身也迈入了数字化转型快车道。
当前,各家银行纷纷将金融科技写进战略规划,并将其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银行加速拥抱金融科技已是大势所趋。
范若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加速推进数字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开发线上产品,而是对金融机构经营文化、理念的革新,以及组织架构、考核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的全方位再造。
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年来,银行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及人才投入不断加码。与此同时,部分银行还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数字金融等子部门推动数字化转型,目前共有12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近期也表示,银以科技驱动的创新发展是银行业保持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数字化经济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新一轮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国内互联网企业同样瞄准数字经济的转型机会,这也为银行业务带来一种全新的竞合关系。
近期,招行宣布与京东数科联手设立的招商拓扑银行获批筹建,这将是继百信银行之后,国内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而后,邮储银行也宣布,拟发起设立直销银行,名称拟为邮惠万家银行。
在范若滢看来,未来商业银行要谋求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赢。一方面要发挥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各自的比较优势,优化金融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银行需积极寻求科技赋能,创新产品与服务,为金融提质增效。